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24节(3 / 4)
她心里有猛兽遇到了难缠猎物的澎湃感,理智却绷得极紧,狠狠压住了那股翻腾的兽性。
荣枯若是得了太后的亲点,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有不服气的和尚给他暗中做对,搅乱花车梵呗之行——若是他们这么做了,打的是郑太后的脸——虽然老太太笃信佛法,又对和尚说的那一套净土、祈福、赎罪之说十分痴迷,但她同时,也是这个大周最尊贵,最傲慢,最有脾气的女人之一。
打了她的脸,是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这就是荣枯的精明之处。
太后踟蹰片刻,又想起自己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神仙阎王见了仿佛也要绕到走的孙女,对着这个年轻的法师赞不绝口的事来——再说了,这位法师生的如此俊美,又宝相庄严,颇有几分尊者相,看着也比干瘦的老法师让人觉得心中畅快。
于是她便点头道:“那么哀家,就将高台祈福一事,交给法师了。”
荣枯缓缓低头:“自然是出家人的本分。”
他从头到尾,都是那副温润有礼,不卑不亢的样子,愣是最挑剔的下侍也没能挑出他姿态上的半分窘态。
郑太后道:“狻猊儿,法师暂住在你那,如今礼仪已经大成了,你将他拘在你府中到底不成样子,浴佛节之后,便让他去佛寺挂单吧。”
李安然站起来肃拜道:“自然如祖母所说。”
郑太后又道:“既然哀家亲点了法师坐镇浴佛节高台梵呗,那法师自然也是要准备的,着荣枯法师往报恩寺去,王德岑——”她叫了一声身边伺候的老太监,“你带一堆人去,带上法师,去报恩寺宣旨。”
“奴领命。”王德岑手持云扫,深深弯下腰来。
荣枯也没有做反驳,只是乖顺地跟着王大太监告退,走之前,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李安然——只见她眼角依然带着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里看不出在想些什么——看也不看他一眼。
荣枯:……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大殿下似乎有些生气了。
郑太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女,叹了口气:“哀家今日有些乏了,你们自便吧。”她上了年纪,坐久了容易累,倒也不是借机赶人走。
弋阳站起来对着太后肃拜行礼:“女儿告退了。”
李安然也站起来,跟着一起行礼:“孙女不打扰祖母休息。”
两人离开慈宁宫之后,便各自分道扬镳,李安然径直回了长乐坊。
宁王府御下虽严,但是遇到浴佛节这样的节日,有些体面的大丫头也是能跟着主子一起出去的,浴佛节女子流行观音妆,李安然回到府中的时候,恰看到翠巧和另外一个梳妆侍女正在相互试妆。
李安然看着她唇上的胭脂,眉心的红点,怎么看怎么想笑:“这观音妆……倒也挺别致。”翠巧把那梳妆侍女的眉毛画了个愁容,看着不像是观音,倒像是闺怨女。
翠巧下拜道:“殿下愿意试试么?”
李安然往梳妆台前一坐,自己拿起了一边的胭脂笔:“点唇我自己来。”
她的胭脂是内造的,贮存在瓷盒子里,捧在手上小巧别致。要用的时候,便用羊毫细笔沾上水慢慢匀开,在像是画工笔画似的在嘴唇上左右涂抹,点出来的唇色比寻常胭脂更润泽、鲜艳。
李安然用羊毫细笔缓缓抹着唇上胭脂的时候,外头又进来一个侍女,手中捧着一叠帖子:“大殿下,外头递来的帖子。”
李安然看着铜镜,随后在自己的眉心点了一点猩红:“谁的帖子呀。”
侍女道:“是一位黄门送来的,说……荣枯法师到了报恩寺,已经被安排住下了,便让他送了这个来。”
李安然才将目光从铜镜上移开,伸手接过帖子打开,里头到是没写多少字,一言以蔽之,就是荣枯邀她四月八的时候过去听花车梵呗。
她虽然觉得有趣,但实际上极少真正见过四月八花车梵呗的景象,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她活了二十六年,只有四年的时间是待在天京的,其余时间都在不甚富裕的边疆度过——那边的僧人虽然也过四月八,却不会像天京这般大张旗鼓,最多也就是一个寺庙关起来,大家一起唱唱歌罢了。
李安然看着这份笔迹清秀,字如其人的帖子,挑起了一边的眉毛,心里直想笑——瞧瞧这秃贼,刚刚在祖母那讨了好,这边又给自己送帖子,真真八面玲珑的人物。 ↑返回顶部↑
荣枯若是得了太后的亲点,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有不服气的和尚给他暗中做对,搅乱花车梵呗之行——若是他们这么做了,打的是郑太后的脸——虽然老太太笃信佛法,又对和尚说的那一套净土、祈福、赎罪之说十分痴迷,但她同时,也是这个大周最尊贵,最傲慢,最有脾气的女人之一。
打了她的脸,是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这就是荣枯的精明之处。
太后踟蹰片刻,又想起自己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神仙阎王见了仿佛也要绕到走的孙女,对着这个年轻的法师赞不绝口的事来——再说了,这位法师生的如此俊美,又宝相庄严,颇有几分尊者相,看着也比干瘦的老法师让人觉得心中畅快。
于是她便点头道:“那么哀家,就将高台祈福一事,交给法师了。”
荣枯缓缓低头:“自然是出家人的本分。”
他从头到尾,都是那副温润有礼,不卑不亢的样子,愣是最挑剔的下侍也没能挑出他姿态上的半分窘态。
郑太后道:“狻猊儿,法师暂住在你那,如今礼仪已经大成了,你将他拘在你府中到底不成样子,浴佛节之后,便让他去佛寺挂单吧。”
李安然站起来肃拜道:“自然如祖母所说。”
郑太后又道:“既然哀家亲点了法师坐镇浴佛节高台梵呗,那法师自然也是要准备的,着荣枯法师往报恩寺去,王德岑——”她叫了一声身边伺候的老太监,“你带一堆人去,带上法师,去报恩寺宣旨。”
“奴领命。”王德岑手持云扫,深深弯下腰来。
荣枯也没有做反驳,只是乖顺地跟着王大太监告退,走之前,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李安然——只见她眼角依然带着笑,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里看不出在想些什么——看也不看他一眼。
荣枯:……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大殿下似乎有些生气了。
郑太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女,叹了口气:“哀家今日有些乏了,你们自便吧。”她上了年纪,坐久了容易累,倒也不是借机赶人走。
弋阳站起来对着太后肃拜行礼:“女儿告退了。”
李安然也站起来,跟着一起行礼:“孙女不打扰祖母休息。”
两人离开慈宁宫之后,便各自分道扬镳,李安然径直回了长乐坊。
宁王府御下虽严,但是遇到浴佛节这样的节日,有些体面的大丫头也是能跟着主子一起出去的,浴佛节女子流行观音妆,李安然回到府中的时候,恰看到翠巧和另外一个梳妆侍女正在相互试妆。
李安然看着她唇上的胭脂,眉心的红点,怎么看怎么想笑:“这观音妆……倒也挺别致。”翠巧把那梳妆侍女的眉毛画了个愁容,看着不像是观音,倒像是闺怨女。
翠巧下拜道:“殿下愿意试试么?”
李安然往梳妆台前一坐,自己拿起了一边的胭脂笔:“点唇我自己来。”
她的胭脂是内造的,贮存在瓷盒子里,捧在手上小巧别致。要用的时候,便用羊毫细笔沾上水慢慢匀开,在像是画工笔画似的在嘴唇上左右涂抹,点出来的唇色比寻常胭脂更润泽、鲜艳。
李安然用羊毫细笔缓缓抹着唇上胭脂的时候,外头又进来一个侍女,手中捧着一叠帖子:“大殿下,外头递来的帖子。”
李安然看着铜镜,随后在自己的眉心点了一点猩红:“谁的帖子呀。”
侍女道:“是一位黄门送来的,说……荣枯法师到了报恩寺,已经被安排住下了,便让他送了这个来。”
李安然才将目光从铜镜上移开,伸手接过帖子打开,里头到是没写多少字,一言以蔽之,就是荣枯邀她四月八的时候过去听花车梵呗。
她虽然觉得有趣,但实际上极少真正见过四月八花车梵呗的景象,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她活了二十六年,只有四年的时间是待在天京的,其余时间都在不甚富裕的边疆度过——那边的僧人虽然也过四月八,却不会像天京这般大张旗鼓,最多也就是一个寺庙关起来,大家一起唱唱歌罢了。
李安然看着这份笔迹清秀,字如其人的帖子,挑起了一边的眉毛,心里直想笑——瞧瞧这秃贼,刚刚在祖母那讨了好,这边又给自己送帖子,真真八面玲珑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