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战神李如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率领日军四万人,击退十万人的明军,那不但无罪,还有功!
  要是丰臣秀吉知道,小早川隆景不但没击退,反而是自己撤退,而进攻他们的,只是三千辽东铁骑,估计要拿菜刀当场把小早川隆景给剁了!
  碧蹄馆大战之后,日军失去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
  十二万的日军,面对仅仅三万多的明军,选择了龟缩一团,不敢出战。
  这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四万人马,打不过三千的明军,这战争还怎么打下去?所以,躲在城里不战,那是最好的选择。
  明军由于兵力有限,无法展开强攻。于是,双方在汉城一线展开对峙,战局陷入了僵局:你兵少,不敢来打我;我兵多,打不过你,又不敢去打你!
  这样的战争,一样东西变得最重要了,那就是粮食。
  明军和日本进入的是消耗战,而所谓消耗战,就是比拼谁的粮食充足!
  不过,这种对峙局面很快就被李如松打破。
  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贮了朝鲜数十年的粮食,汉城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汉城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
  李如松得到这一情报后,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七百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
  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
  夜袭龙山之战,精彩之处,堪与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夜袭乌巢相比!
  明军仅以微小的代价,就将十几万日军置入绝境,真是四两拨千斤,看我行不行!
  日本军粮一失,在朝鲜半岛的日军,全线被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不久,日军便被迫与明朝、朝鲜达成停战协议。
  四月十八日,日军撤出京城。
  五月二日,日军大部分退到了釜山一带,交还了俘虏的朝鲜二王子。
  李如松于四月十九日率东征军开进京城,五月十五日收复庆州。
  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所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
  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大部于七月底回国。
  此役,东征大军在入朝参战的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三都。
  李如松,可谓战神!
  可惜的是,李如松的运气还是差了一点,在之后平常的战役中牺牲了。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十二月,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李如松升任辽东总兵官。
  第二年四月,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他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终年五十岁。
  在明朝出奇懒的朱翊钧,闻讯后,大感“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他立祠,并以其弟李如梅代总兵。
  在明代,以李如松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贵为代表的麻家被并誉为“ 东李西麻”,万历三大征,李如松参与或指挥了其中两场战役。
  综观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 碧蹄馆遭遇战打得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