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忠义名臣杨涟(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常洛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
  大家正在担心,忽听朱常洛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下旨驱逐崔文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没想到皇帝临死之前,竟然对自己如此信任,这也让他更加要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
  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侍欲效仿当年的郑贵妃,准备将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藏起来,“挟皇长子自重”。
  外臣周嘉谟亦以皇长子既无嫡母,又无生母为理由,主张抚孤于李选侍。
  李选侍阴狠狡诈,朱常洛在时,她便恃宠骄横,独霸后宫。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便是被她害死。
  后来,李选侍又趁朱常洛病重,与郑贵妃勾结,要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封自己为皇后。
  有一次,朱常洛被她纠缠烦了,便召几位大臣商量,准备封她为皇贵妃。
  不料躲在门幔后偷听的李选侍不满意,竟然从幕幔后伸出手来将站在朱常洛旁边的朱由校拉进去,耳语了一番,便将其推出。
  朱由校当即便跪在地上请父皇封李选侍为皇后。
  如此僭制违礼,不仅使在场的大臣面有怒容,连朱常洛也为之“色变”。
  此时,为防止李选侍挟持皇长子干预朝政、扰乱国体,杨涟等一批正直朝臣决意铤而走险,力挽狂澜。
  杨涟、左光斗促同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等朝臣一齐到乾清宫。他们刚至乾清门,便有内宦持梃拦路,不许入内。
  杨涟大骂道:“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驾,若曹不听入,欲何为?”说完便挥手挡开枪梃,众朝臣一拥而入。
  大家哭灵完毕,发现长子朱由校并未在朱常洛灵柩前守灵,心中暗暗吃惊。
  他问左右的宦官,皆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杨涟见朱常洛的心腹太监王安以目示意西暖阁,当下会意,转身对大家耳语了几句,大家便一齐向西暖阁跪下,齐呼求面见储君。
  李选侍拥着朱由校躲在西暖阁,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六神无主。
  王安随即入内,假意劝说,称皇长子面见众臣后即可送回。
  他说完便拉着朱由校出阁,等在外面的众臣连忙把朱由校拥入早已准备好的辇车,护驾退出乾清宫。
  李选侍这才回过神来,慌忙吩咐左右的宦官快去挡驾。
  宦官们追来拖住轿子,大声叫嚷:“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
  杨涟大怒,大声斥骂道:“殿下群臣之主,四海九州莫非臣子,复畏何人?”
  众宦官被骂得哑口无言,这才悻悻退去。
  杨涟等人将朱由校抬至文华殿,当即举行了“正东宫位”的典礼,并且议定于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六日在乾清宫即帝位。
  李选侍见皇长子被拥走,十分恼怒,无奈大局已定。
  她决定赖在乾清宫不出,以此要挟朱由校封她为皇太后。
  消息传出,举朝皆愤愤不平,奏请李选侍移宫的章奏接连不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