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北使团的结局(4 / 4)
皇帝朱由崧“深居禁中,惟渔幼女,饮大酒,杂伶官演戏为乐。巷谈里唱,流入内廷,梨园子弟、教坊乐人,出入殿陛,诸大臣呼为老神仙。”
朱由崧的爱好,纯粹就是一个变态者的爱好!喜欢女人也就罢,偏偏喜欢幼女,还是把她们奸死!真的厉害的话,为什么不去挑战肥婆?整日里喝酒,看戏听歌,还让诸大臣呼为老神仙!
他自己昏庸,他身边的大臣也不比他好。朱由崧贪杯好色,马士英等人却加紧时间卖官鬻爵。
马士英生财有道,他先是请免府州县童子应。
大伙听了这个消息,个个高兴,因为不用科举考试就可以当秀才。不过,接下来传来的消息,很多人就不高兴了,尤其是那些贫穷的人。
因为马士英规定,想免童子应,上户必须纳银六两,中户必须四两,下户必须三两!
许多人交完钱,继续往上面考,哪里知道,往上面考,也要交银子!
马士英规定,赴院试,诏行纳贡例,廪纳银三百两,增六百两,附七百两!
这简直是在打劫!
不过,很多有钱人为了功名,还是忍痛出钱了!
等他们出完钱,当上举人进士了,原以为赚了,哪里知道马士英生财之道改变,竟可以不用科举考试,直接给官做了!
——妈个冬瓜!早这样说,老子不就不用那么辛苦,又交钱又考试吗?!
马士英明码标价,武英殿中书纳银九百两,文华殿中书一千五百两,内阁中书二千两,待诏三千两,拔贡一千两,推知衔一千两,监纪职方万千不等。。。。。。
真是出血价大甩卖,价廉物美,童叟无欺。。。。。。。
他这样大甩卖官位,导致的结果是,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官员了!
当时为之语曰:“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似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其中最后两句,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真是一语道破马士英的心思!如果他的袋子够大,他真的恨不得把江南所有的钱装进他的口袋!
又有谚语曰:“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
这首谚语确实很有水平,因为不单单指出了马士英的卖官鬻爵,连朱由崧的只顾享乐而不理国事都骂进去了!
有人在马士英的门上偷偷写上一对联:“两朝丞相此马彼牛同为畜道,二党元魁出刘入阮岂是仙宗。”
骂的真好!
这条马,其实就是畜生!
如果他是人的话,他怎么就不明白呢?国家被你吸血鬼一样吸血,百姓被你牛马一样蹂-躏,国家不就灭亡吗?人心不就尽失?
国家灭亡了,人心尽失了,汝将安往? ↑返回顶部↑
朱由崧的爱好,纯粹就是一个变态者的爱好!喜欢女人也就罢,偏偏喜欢幼女,还是把她们奸死!真的厉害的话,为什么不去挑战肥婆?整日里喝酒,看戏听歌,还让诸大臣呼为老神仙!
他自己昏庸,他身边的大臣也不比他好。朱由崧贪杯好色,马士英等人却加紧时间卖官鬻爵。
马士英生财有道,他先是请免府州县童子应。
大伙听了这个消息,个个高兴,因为不用科举考试就可以当秀才。不过,接下来传来的消息,很多人就不高兴了,尤其是那些贫穷的人。
因为马士英规定,想免童子应,上户必须纳银六两,中户必须四两,下户必须三两!
许多人交完钱,继续往上面考,哪里知道,往上面考,也要交银子!
马士英规定,赴院试,诏行纳贡例,廪纳银三百两,增六百两,附七百两!
这简直是在打劫!
不过,很多有钱人为了功名,还是忍痛出钱了!
等他们出完钱,当上举人进士了,原以为赚了,哪里知道马士英生财之道改变,竟可以不用科举考试,直接给官做了!
——妈个冬瓜!早这样说,老子不就不用那么辛苦,又交钱又考试吗?!
马士英明码标价,武英殿中书纳银九百两,文华殿中书一千五百两,内阁中书二千两,待诏三千两,拔贡一千两,推知衔一千两,监纪职方万千不等。。。。。。
真是出血价大甩卖,价廉物美,童叟无欺。。。。。。。
他这样大甩卖官位,导致的结果是,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官员了!
当时为之语曰:“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似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其中最后两句,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真是一语道破马士英的心思!如果他的袋子够大,他真的恨不得把江南所有的钱装进他的口袋!
又有谚语曰:“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
这首谚语确实很有水平,因为不单单指出了马士英的卖官鬻爵,连朱由崧的只顾享乐而不理国事都骂进去了!
有人在马士英的门上偷偷写上一对联:“两朝丞相此马彼牛同为畜道,二党元魁出刘入阮岂是仙宗。”
骂的真好!
这条马,其实就是畜生!
如果他是人的话,他怎么就不明白呢?国家被你吸血鬼一样吸血,百姓被你牛马一样蹂-躏,国家不就灭亡吗?人心不就尽失?
国家灭亡了,人心尽失了,汝将安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