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墓之禁地迷城 第21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实话,没什么美感,不好看,有些失望。原本以为会看见流动的沙漠和负重的驼队,结果是任何生物的影子都没有看到。空旷的公路上,几乎一辆车都看不到,这里简直比穹窿银城还要荒凉。
  下了省道后,车子开上了一片盐碱地,地表到处是裂痕,犹如被晒干了的湖底。车辆时速被崎岖的道路限制在二十公里之内,一路颠簸,如同行进在外星球。
  司机告诉我们,这里已经算是罗布泊了,又开了几分钟,经过一片好似被风化的古建筑遗址,他说,这就是独特的雅丹地貌。
  司机又解释了一下,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所以也被人成为“魔鬼城”……
  第四百一十九章 进入罗布泊
  这种“魔鬼城”在罗布泊边缘随处可见,一直蔓延到西边的新疆腹地。
  它奇特的地貌,是地质变迁和自然风雕沙割的结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整个雅丹地貌群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有序,如同巧夺天工的设计师精心布局一般。
  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宝塔又的像麦垛有的像昂首远眺的孔雀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乘风破浪的舰队,还有的像亭亭玉立的美女……
  过了这一段,前面的路忽然变得平坦,但看上去又不象是柏油路,开车的大汉说,罗布泊区域地表,基本就是一层厚厚的盐壳。
  这条路其实就是盐壳地里浇上水,把盐壳软化以后,用压路机压平整,等盐壳干了以后,就成了一条“高速公路”。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罗布泊镇。这镇子的全称有点长,叫做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镇。
  罗布泊镇堪称荒漠奇镇,它隶属于中国面积最大的县若羌县,地处罗布泊腹地,自然环境较恶劣,全镇及周边地区均为高度盐漠化盐壳,寸草不生,气候变化无常。
  镇政府的设立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产物,是为了给辖区内中国最大的钾盐基地配套的。镇规划区面积四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二百余人,均为流动人口。
  镇区只有一个镇政府一个派出所一个公路养护站。镇区没有街道,就是土路边搭了几间土坯房,几个简易棚,有一家超市和几家小饭馆,为来钾盐矿厂区拉货的大卡车司机提供服务。
  所以,罗布泊镇绝对是中国最大而又最小的镇。
  短短几分钟就穿过了全镇,我们的车驶进了盐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矿区,这里看似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但这里实则外松内紧。
  矿区内被纵横交错的分割成一块块作业区,每一个路口处都有暗哨在随时警戒,车子一路无人阻拦,一直开到最里面的平房前才停下。
  房子十分普通,中间有一道巨大的铁门,看上去像是车库的大门,两侧房间忽然走出几个人,虽然都穿着矿区的工作服,但这些人显然不是普通工人。
  这几人用审视的目光盯着我们看个不停,其中一个人走了过来,开车的壮汉将证件递给他,同时说道:“老赵,你们几个天天板着个脸,累不累啊,咱哥俩怎么说也认识十多年了,你就不能给兄弟点笑模样吗?”
  那个叫老赵的人依旧面色如水,把证件还给了壮汉,淡淡的说了声:“滚蛋。”
  随后,他抬手对着那道铁门,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
  “嘎吱吱”一阵响声过后,铁门应声向上打开,里面露出了一条黑洞洞的地下通道。
  壮汉也没再说什么,将车开下了通道,车子向下行进了几十米后,转过一个弯道,前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这下面如同一个大型超市的地下停车场一般,灯火通明,密密麻麻停满了车辆,清一水的全是越野车,仔细一看车牌,几乎都是军用牌照。
  车子拐了一个弯,直接开到停车场边缘,我下车后,发现已经有人等在这里了。
  只是这里灯光有些昏暗,勉强能看到这人穿着白大褂,带着金丝边眼镜,一看就是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但他的白大褂里面还穿着绿色的军装,这身份就有些显得神秘莫测了。
  就在我感到这人有些面熟的时候,李东忽然开口说道:“陆爷,我们来了。”
  我靠陆海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