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8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攻击小笠原群岛,就相当于在日本本土侧翼上很插上一刀,对日本本土直接形成威胁。如果拿下菲律宾后,美国人在转向冲绳,就可以说打到了日本人的家门口。而被切断了海上运输线,大量兵力都在海外的日本人。援军和急需的军工原料以及物资,想运运不回来。”
  “所以我认为,只要马里亚纳群岛战役日本人输定了。为了确保防御日本本土这三个那么他们就会大规模调整部署。而美军也不会停止进攻的脚步,在拿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后,会选择下一个攻击方向。而美军的下一步攻击方向,只有两个选择,不是菲律宾就是台湾。”
  “而不管美国人的攻击方向,选在什么地方,日本人基本上没有翻盘的可能。按照我对美军下一步进攻方向判断,以及对那位所谓的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的情报收集,同时台湾现在已经完成要塞化的整体形势判断,美国人下个目标只能是菲律宾。”
  “拿下菲律宾后避开驻有重兵,以及已经要塞化的台湾,美军会直接指向冲绳。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美国人就会打到日本本土的边上。到时候,我们在发起夺取南满的战役,恐怕会事半功倍。”
  “说句不是太好听的话,如果我们最多在坚持一年半的时间,到时候已经是四面受敌,自己熬不下去的日本人,恐怕会选择主动投降。我们选择和平接收,远比将南满打成一片废墟要合适的多。虽说坐等胜利这话是难听一些,可这却是我们尽可能完整夺取南满的最好办法。”
  说完这番话后,看着陷入沉思的主席,杨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自己该说的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已经说了。剩下的中央怎么决策,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不过杨震知道,自己今天的这番话主席是听进去了。
  离开主席的住处,即没有骑马也没有乘车,而是就着已经破晓的天色,一路走回自己住处的杨震,这一路上都显得异常的沉默。跟在他身边的张子雄,看着情绪有些低沉的杨震,也没有敢说什么。
  回到自己的住处,尽管已经异常的疲劳,但杨震却翻来覆去的陷入了无眠。在到眼下已经所剩不多的战争期间,下一步的整体战略规划究竟应该怎么走,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应该放在那里,在他脑海之中盘旋了良久。
  按照自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这场战争最多也就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便会结束。在这最后的一年半时间里面,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中国在战后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杨震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沉思了良久,也未能找出最终答案的杨震,直到天色已经彻底的放亮才沉沉的睡去。只是杨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觉一下子睡到黄昏才睡醒。也许长期的精力透支,让他太过于疲劳。体内长期战争生涯养成的生物钟,这次没有按时唤醒他。
  这次极其少见的几乎睡了整整一天,才睡醒的杨震,只是草草的用冷水擦了一把脸,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还没有吃完这顿早饭、午饭兼晚饭的晚餐,又被主席找到了自己的住处又是一夜的长谈。
  而这种生活,几乎构成了杨震这次在延安的主要生活方式。晚上与主席、副主席、老总等中央领导长谈,白天睡觉外加偶尔还得被军委参谋长,抓壮丁去抗大讲课。抽空还得奉主席之命,与美军驻延安联络组见见面。
  中央没有急于放杨震返回东北,杨震自己也没有急着返回东北,而就在延安住了下来。他知道随着中央陆续开始迁往北平,自己恐怕以后再难有机会来延安。所以很享受这种生活的杨震,很是悠然自得的在延安待了下来。
  一方面协调抗联出动运输机,以及汽车部队配合中央搬家。一方面则也是调理一下自己,因为长期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这种平静的生活直到五月下旬,才被得知杨震就在延安,而亲自上门拜访的美国十四航空队,以及新组建的第二十航空队的司令官给打破。
  这二位在美国驻华使馆武官,以及美军驻抗联军事代表团团长威尔逊陪同之下,亲自上门的两位美国将军此次延安执行,真正的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人为了轰炸日本研制的b二十九轰炸机,已经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
  美国人希望能够将这批轰炸机,以及一批护航使用的p五十一远程战斗机、p三八战斗机,进驻北满的抗联根据地加入到对日空袭之中。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摧毁日本本土的战争潜力。
  从北满抗联航空兵基地起飞到日本本土,是眼下美国人进行对日轰炸,可以利用航程最短的后方基地。而且抗联自身对日轰炸所修建的各大航空基地,也使得这些轰炸机有现成完备的基地可以利用。
  同时已经开展对日空袭一年多的抗联,对日本本土轰炸已经有了完整的经验,并建立了完备的导航、指挥、供应和保障体系。依托北满抗联的航空基地,可以使美军最大限度的减少后勤负担。
  最关键的是北满的抗联根据地,目前有着虽说规模不大,但也有着良好基础油料和钢铁的产量,以及凝固汽油弹的制造工厂。依托这些工厂,也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了美军需要从万里迢迢之外,运输油弹的压力。
  更别提从北满起飞,他们的b二十九轰炸机的航程,可以覆盖整个日本本土。从最北面的北海道,到南面的九州岛。如果少装载一些炸弹,就连日本的冲绳也可以完全覆盖。甚至穿越南满轰炸台湾,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即将展开对日轰炸的美军来说,北满的条件虽说比不上欧洲战场对德轰炸基地的英国,但是已经是他们眼下最好的选择。就算他们在眼下正在陆续展开的马里亚纳群岛争夺战中获胜,取得了塞班岛基地。但作为海岛的塞班岛,整体上也不如抗联的北满基地。
  如果能与抗联达成协议,这无疑对美国人即将开展的空袭行动来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这次这二位航空兵司令,受美国陆军指派,前来延安与杨震会议,就是要求使用抗联在北满的航空基地。
  第2097章 我们也会有的
  美国人提出的这个要求,倒是在杨震的预料之中。对于美国人的这个要求,杨震的意思还是可以同意,但在有些问题上必须要好好的谈谈。美国人一旦进驻,无疑会对北满带来沉重的供应压力,同时很可能引起一些涉外的纠纷。
  那些美国飞行员和空地勤人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德性,杨震还是知道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军队管理方式,注定了这些家伙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事就惹是生非的主。美军进驻北满根据地,这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对于美军的纪律,抗联必须要严格的要求。
  而且这个机会,也是自己漫天要价的一个良好的第二次机遇。不趁着这个机会,从美国人的手中多搞出一点东西来,杨震都感觉对不起自己。尤其是美国人答应,但是却在兑现的时候,始终拖拖拉拉的那些东西。
  眼下按照美军的供给标准,除了美国人自己之外,这个眼下已经打烂的世界,在恐怕没有第二家供应得起。美军一个航空队外加大量的辅助人员供应,对于抗联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交换一些什么来,杨震都感觉对不起西满的那些,早晚要进到他们肚子中的牛。
  美国人喜欢吃牛肉,这一点杨震还是清楚的。虽说眼下抗联控制的西满地区牛的产量很大,倒是不至于被这帮家伙吃光。但总归对于抗联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代价不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不收回来一些成本那行?
  尤其是眼下抗联急需的优质航空燃油,以及高辛烷值汽油的提炼技术,是杨震早就窥视已久的了。眼下东北的油田和原油冶炼工业虽说已经大致建成,但却只能提炼低标号的汽油和柴油,高等级的航空燃油却还是要依赖美国人提供。
  这个技术转让问题,杨震早就提出过多次,但是都没有获得美国人的回应。此次美军陆军航空队的进驻,正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么多的航空燃油,美国人总不能全部指望通过苏联方面转运吧。北满根据地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原油加工体系,虽说还比较低级,但是毕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良好基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