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星空,那片海(网络版) 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尽量若无其事地说:“你的年龄。”
  吴居蓝说:“我一直生活在海底,所谓山中无日月,你们计算时间的方式对我没有意义。”
  我沉默了一会问:“你说你上一次登上陆地是1838年,在欧洲。你一共上了几次陆地?”
  “现在的这一次,1838年的一次,还有第一次,一共三次。”
  经历还算简单!我松了口气,好奇地问:“你第一次登上陆地是什么时候?”
  “开元八年。”
  我没有再问“在哪里”,因为这种年号纪年的方法,还有“开元”两个字,只要读过一点历史书的中国人都知道。虽然已经预做了各种心理准备,可我还是被惊住了。
  我愣愣出了会神,猛地跳起来,跑到书房,抽出《唐诗鉴赏》,翻到王维的那首诗,一行行地快速读着:
  青青山上松,
  数里不见今更逢。
  不见君,
  心相忆,
  此心向君君应识。
  为君颜色高且闲,
  亭亭迥出浮云间。
  终于、终于……我明白了!当日吴居蓝的轻轻一叹,不是有些“千古悠悠事、尽在不言中”的感觉,而是真的千古光阴,尽付一叹。
  我状若疯狂,急急忙忙地扔下书,匆匆坐到电脑桌前,搜索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我刚想搜开元八年是公元多少年,吴居蓝走到我身后,说:“开元八年,公元720年。”
  吴居蓝进入长安那一年,正是大唐盛世。“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那一年,王维十九岁,正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酒年华。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飘渺如烟,都不像是从自己嘴里发出来的,“你认识王维?”
  “嗯。”
  难怪我当时会觉得他说话的语气听着很奇怪。
  我大脑空白了一会,下意识地搜索了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唐朝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原来那一年,李白也才十九岁,正是“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的年少飞扬。
  那时的吴居蓝也是这样的吧?风华正茂、诗酒当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喃喃问:“你认识李白?”
  “喝过几次酒、比过几次剑。”
  “杜甫呢?”
  “因为容颜不老,我不能在一地久居,不得不四处漂泊,上元二年,曾在蜀中浣花溪畔见过子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