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宅记(重生) 第8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帐外的人听到动静便掀帘进来。
  光线微弱,俞眉远仍是认出这人来。
  “昙欢?”
  “姑娘,你醒了?”霍铮见她揉着头站在地上,不自觉蹙眉。
  “外头发生了什么?”她问。
  “魏将军的人回报,西江水道的水位已经下降,洪险已去。东平府的百姓得了信,正敲锣打鼓奔走相告。”霍铮走到她身边,“吵到你了?”
  俞眉远心里大喜,睡意全散。
  压于心头的巨石,于此刻终于彻底扫除。
  “我出去看看。”她想也没想便往外冲。
  霍铮在她身后摇着头道:“鞋!”
  俞眉远低头,这才发现自己还没穿鞋。她笑笑,坐回床畔穿鞋,羊皮小靴穿起来颇费事,她弯着腰拉扯半天才穿好一只脚,又忙乱地穿另一只。
  霍铮点了烛转过头,瞧她这急切的模样,轻叹口气,将烛台放到榻边,他亲自蹲到她身前,伸手把被她扯得歪歪扭扭的靴筒拉好。
  这一会沉稳,一会毛躁的脾气,也不知到底像谁?
  穿好鞋,她坐着跺跺脚,将脚掌展直,才要起来,又被拦住。
  “给你。”霍铮从怀里掏出方扁长的木盒递到她手里。
  木盒微沉,盒面雕着童子献莲,盒盖上挂了小铜扣,是她用来装札记手稿的盒子,地动之时被留在了行馆里。地动后,行馆经历一场火焚,虽说火被救下,但楼毁屋塌,她以为这东西早就拿不回来了。昙欢也不知花多少力气、经多少风险,才将这盒子取回?
  “昙欢……”俞眉远抚过木盒,已不知如何表达此刻心情。
  这个丫头从相遇的那一刻,总在给她惊喜与感动。
  “出去看看吧。”霍铮退到旁边,垂了头淡道。
  “谢谢。”千万言语,也只汇于一个“谢”字。
  ……
  俞眉远终于踏踏实实睡了一觉,外头的锣鼓敲得再响,都没能吵醒她。
  水险一除,东平府上下都松口气,接下去所有人便全力投入到地动后的救灾事宜中去。因有魏家军援助,又有魏眠曦主持大局,东平府的善后之事进展很快。因见大势已定,魏眠曦索性又调派了一队人马过来,分配到东平辖下各县配合当地的灾后事宜。
  灾情已上报朝廷,虽说要经过层层呈报,赈灾物资没这么快拔下,然而山西巡抚得了信竟在地动后第四日就已带着一批物资先赶了过来,而兴渠的孟广义也筹集了物资,又带着一帮江湖侠士在地动后第六日赶至东平,解了东平缺衣少食无药的燃眉之急。
  据说这其中有太子霍汶与云谷的关系,但确切原因却无从确认。
  死者妥善收埋,伤者统一收治,无家可归的流民都安置在临时搭盖的棚屋下,大灶垒起,米食由府衙派人集中烹制发放,人人有份。搜救之事停止,如今已进入清理与重建。赈灾之事井然有序,并没发生大型疫症与流民□□等事。
  一场天灾离乱,随时间渐渐被抚,逝者之痛虽未去,生者却仍要继续。萤虫之火虽微,却也如繁星,流转于世,生息不止。
  转眼到三月中旬,春暖花开,地动虽引发了一场乱象,然而草木因时节而生,依旧在这时展现出勃勃生机来。东平府的行道树为荆桃,花期正是三月中,东平府的主道两侧繁花乱眼,似粉霞压城,美不胜收。
  俞章敏的伤势已愈,这些日子都帮着柳源山赈灾,他少年心性本有些浮躁,经此一事也渐渐沉稳,倒比来之时要成熟多了。前两日他遇到跟着山西巡抚吴元定一起来的尚棠,两人交情本笃,这一见面自然喜不胜收,合力行事。
  只是东平大事虽定,他心头仍压着件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