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自带弹幕 第8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偏偏就在江德鸿被说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季宁宁叹息了一声:“即便如此,可能的话我还是想学学民族唱法,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是我们的根。如果就这么丢掉,真是太可惜了。”
  这一招先抑后扬用得不错,江德鸿当即心里一动。
  ——这个小姑娘有被挖角的可能啊!
  就像风筝再怎么飞终究还是要被线牵引着回到放风筝的人手上,季宁宁再怎么为了生计去唱流行歌,内心深处最喜欢的还是这个民族经典璀璨的文化瑰宝。
  江德鸿一来是感动年轻人竟也有这样的理想和执着,二来……却是跳进了季宁宁挖的坑里。他原来根本没打算拉拢季宁宁,顺着她的话居然平白就生出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教你。”
  两人就这样一拍即合。
  那之后的几天,季宁宁高兴得有事没事就粗着嗓子哼几句民歌。这就算了,关键是她还调戏小姑娘们,比如随手勾着谁的下巴来一句“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咯~”
  “……去你的胡大姐!”
  “你才是胡大姐,你全家都是胡大姐!”
  bloom团员们特别想把她丢出去。
  但江德鸿怎么能看得透季宁宁内心的奸诈。季宁宁这个歌手才当了半年,对她来说什么流行唱法民族唱法,都没有任何区别。她只是那么一说而已。
  他们这些老艺术家表面很清高,不愿意搭理人,实际内心再为单纯不过。
  只要掐中了命脉,说上话太容易了。
  季宁宁能够打动江德鸿,是因为她表态不愿意丢弃传统文化,又愿意跟着江德鸿学唱民歌,江德鸿听了自然满意。
  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正是因为这样的说法足以打动人,才说明这正是主旋律的思想,季宁宁才甘愿去照着做。
  不管流行音乐再怎么强势,在这个国家,民族的东西都永远不会消亡。
  即便平时听的人再少,却始终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
  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季宁宁唱流行歌的水平也就那样……
  因而她口口声声说要唱流行音乐,其实会去找江德鸿,心里盘算的就已经是要转型了。
  与其和太多年轻漂亮的女偶像在流行音乐这一块分蛋糕,她不如在自己独树一帜的路上走得更彻底,即便这本身会比原来更加困难。
  但她要真走了这条路,无论究竟唱得怎样,这原本就是一个吸引人噱头。
  何况比起真正吃这碗饭的人,季宁宁有很大的优势:她不需要靠这个红,不用在乎观众捧不捧场,因为她是已经红了之后,再想提一把形象。
  民族唱法,听起来确实比较有逼格。
  群众对这样的人好感度高,也会格外宽容。
  尤其季宁宁可以借此拉拢江德鸿这样的人脉:即便这位老师不能帮助她把水平也提上去,作为江德鸿的弟子,走出去别人已经能高看一眼了。再借着这么一层关系,日后想要混上央视,乃至其他大场面也容易得多。
  果然这件事情一被爆出去,不明真相的粉丝都格外骄傲:
  “卧槽江德鸿?是我知道的那个江德鸿吗?画风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我爸天天听江德鸿的歌啊,终于可以借机把我宁安利给他了”
  “我宁以后就要去唱民歌了吗,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迷之符合我宁的形象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