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之路 第14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之后就容易多了,秦遇打算做两种口味,一种蜂蜜,一种椒盐。
  材料他都让人提前准备好了,按盐和水1:5的比例混合,然后把一部分山核桃仁放进去煮入味。然后捞出沥干,再放粗盐中大火炒,差不多了就慢慢转小火。
  做蜂蜜味的,先把山核桃仁焯水半个时辰,去苦涩感。然后加蜂蜜水再熬,烘干,完事。
  为了弄这两样东西,秦遇他们在村子里停留了几天。秦遇顺便弄了一个刺梨膏,他做事都没瞒人,村民来看,秦遇还高声解释为什么要那么做。
  他一口官话,字正腔圆,刻意放慢了语速,保证人能听清楚,听仔细。
  秦遇上任后,为了更好治理本地,特意学了本地方言,虽然说的磕巴,但是他听得懂方言。
  而本地人说方言,口音重,不太会说官话,乡下就更是如此了,好在朝廷到底推行了几十载,还是有成效的,村民们不会说,却听得懂官话,也省的秦遇去找“翻译”了。
  秦遇不是故作姿态,他说官话,是想带头,引着其他人也尽量学官话。
  这些人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出浔阳府,但若是有人能走出去呢,一口正宗的官话,会无形中给予很多便利。
  现在两种口味的山核桃仁制作好了,摆在油纸包里,秦遇先尝了一个,随后其他人才敢在秦遇的示意拿起来尝。
  村长上了年纪,牙齿不太好了,但是这山核桃仁一入嘴,牙齿轻轻一碰就碎了,蜂蜜的丝丝甜味和山核桃独有的香味交缠,混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味。
  村长舍不得的咽下肚,唇齿间都还留有香味儿。这时,秦遇又递了一块椒盐的给他。
  村长:他实在很难拒绝啊。
  与蜂蜜味的不同,椒盐和山核桃仁结合,爆发了无与伦比的咸香。村长没文化,他由衷道:“这是草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核桃仁了。”
  这几天帮忙的后生也尝了味,还舔了舔手指,真的好香啊。
  秦遇让他们把做好的的山核桃仁端去给围观的村民尝尝。
  秦遇又把面前的刺梨膏水推给村长,“这可是好物,村长尝尝。”
  刺梨是维c之王,然而时下说维c,其他人也听不懂。
  所以秦遇道:“这膏水能治胃阴不足,热伤津液,更能降内热。”
  村长心神一凛,珍惜的喝起来。刺梨膏水里加了蜂蜜混合,带着淡淡的甜和清香,很是好喝。
  若不是亲眼所见,村长不会相信,这般好的药膏,居然是他们山上人人嫌弃的刺梨做的。
  连孩子找零嘴都不会找这个,味道不好就算了,刺还扎手。
  村长看着秦遇年轻俊秀的面庞,嘴唇颤动,随后起身朝秦遇深深一揖。
  秦遇扶起他:“村长多礼了。”
  “不多礼。”村长眼眶都湿润了,他哽咽道:“秦大人替我们指了一条明路,更是一条活路。”
  化腐朽为神奇,怎不叫人佩服,惊叹。
  秦遇扶村长坐下,他道:“村长,此法本官并非只授予你们村,后续也会派人将法子传到其他地方去。”
  刚刚还欢笑的众人渐渐沉默。
  秦遇猜到他们想什么,他提高了声音:“你们莫怕,今日有山核桃,刺梨膏制作之法,他日就有酸枣糕之法,再来日还有人教导你们怎么做麦芽糖,做豆腐,怎么种植庄稼,怎么种植果树。”
  秦遇起身,向众人走了几步:“待我们浔阳府的东西越做越多,你们也不要怕卖不出去,天下太大了,整个成朝太大了,在咱们浔阳府外面还有无数的县城,人员众多的郡府。就说这山核桃仁,油纸包一裹,放一两月不成问题,商人尝过,知道这般好味道,定然愿意带去其他地方售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