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原配悍妻 第29节(3 / 4)
谭慎衍侧目,意味不明的看了福昌一眼,声音平缓不少,“你薛爷和你说什么了?”昨日薛府那场宴会是薛墨特意为了他办的,不得不说,比起他,薛墨更懂女孩子想什么,没有昨天,他只怕对宁樱将自己当成薛墨这事儿耿耿于怀很久,即使往后两人成亲了,心里也会梗着。
话说开,才知她是因着自己身上的草药香而认错了人,如果,自己身上没有草药香,她开口叫的一定不会是薛墨。
福昌不知谭慎衍心里的想法,若知晓了,只怕笑谭慎衍想多了,人六小姐才十二岁,离成亲还早着,您心里再添堵也得要人嫁给你之后,如今,两人的关系不过一面之缘,成亲哪是那么容易的?
谭慎衍坐马车走了,其他几位大人才松了口气,各自吩咐身边的小厮备马车,准备回了,大年三十,从刑部大牢出来,怎么想怎么都不是个好的兆头,眼下也没法子,只希望侍郎爷心情好,之后几天别叫他们来刑部就好。
宁樱一觉睡得踏实,睁开眼,屋里灯火通明,闻妈妈笑吟吟站在床头,“小姐起床了?新年好。”
宁樱甜甜一笑,伸了伸懒腰,白皙的脸颊带着些许绯红,粉面桃腮,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儿般娇艳,闻妈妈扶着她坐起身,“这会儿时辰还早着,去梧桐院陪太太说会话,和太太三爷一块去荣溪园。”
“好。”天气晴朗,树梢堆积的雪洁白无瑕,院门口,两座与宁静彤差不多高的雪人各站一侧,身上穿着衣衫,以树枝为鼻,红萝卜为嘴,栩栩如生,她惊呼声,兴高采烈跑了出去,闻妈妈追在后边,“小姐快回来,先将衣服穿上。”
雪人是秋水和府里的丫鬟堆的,说是宁樱喜欢,蜀州常年不见雪,秋水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说了些家乡的趣事,乡下没什么乐子,一群孩子最喜欢在雪地里打滚堆雪人了,宁樱记着,年年冬天都会问秋水会不会下雪,秋水见她憧憬,便答应她,回京后给她堆一个,昨晚,和丫鬟们忙活大半个时辰,看宁樱高兴得手舞足蹈,脸笑得如天上的暖阳,闻妈妈叹气,拿着衣衫走了出去。
“奶娘,是秋水堆的吧,她心思细腻,针线活好,堆的雪人也好。”宁樱以为秋水忘记了,因为上辈子,秋水没有给她堆雪人,也可能和黄氏的病有关,秋水要照顾黄氏,不假于她手,又要分心照顾她,精力不济,哪有心思堆雪人?
宁樱伸开手,扑进闻妈妈怀里,被鼻尖通红,“奶娘,真好,真的不同了,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呢。”
奶娘失笑,“快把衣服穿上,别着凉了,待会去梧桐院,小姐多谢谢秋水就是了,昨晚,她不让惊动您,亏得夜里风小,若吹垮了……”说到一半,闻妈妈觉得不妥的,大年三十,说垮不吉利,又岔开了话,“先进屋洗漱。”
大年三十,所有人脸上都充斥着喜悦,说话声音都比平日大,梧桐院,黄氏和宁伯瑾起了,宁樱照着府里的规矩给两人磕头,黄氏给了她一个红色布袋子,宁伯瑾则是一张银票,宁伯瑾出手阔绰,宁樱早就看出来了,她乐呵呵收下,站起身,问黄氏道,“娘,秋水呢,昨晚她堆了两个雪人,可好看了,我要和她说声谢谢。”
黄氏指着门口,“在屋里呢,难怪昨晚回来得晚,我问她,还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原来是去你的院子了。”
真遇着秋水端着茶壶从外边进来,宁樱跑上去,一把抱住秋水,鼻子有些发酸,“秋姨,谢谢你,那两个雪人我很喜欢呢。”
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秋水腾出时间为她堆雪人,可见,手里头的事情是真的忙得差不多了,她们都会好好的。
黄氏不生病,秋水好好的,大家都长命百岁呢。
秋水原本想提醒她注意规矩,听她声音沙哑,带着哭腔,于心不忍,微微一笑道,“小姐欢喜就好,快松开奴婢,奴婢手里端着茶壶呢,别烫着了。”
宁樱吸了吸鼻子,松开了秋水,打量着秋水的眉眼,秋水容貌不俗,在黄氏跟前伺候从不曾抱怨过,甚是忠心,世间,除了黄氏待她好,就属秋水与吴妈妈了,上辈子,她们一一离开了她,这辈子,那些事如何都不会再发生了。
不一会儿,宁静芸来了,装扮依然精致,一身藤青曳罗靡子长裙,外间穿了件织锦皮毛斗篷,亭亭玉立,眉目如画,嘴角漾着浅浅的笑,从容淡雅,举手投足带了些江南女子的婉约,宁樱看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
紧接着,三房的姨娘到了,宁伯瑾风流,府里的姨娘多,好些没有怀孕,人多,屋里忽然有些拥挤了,宁伯瑾似乎没意识到他身边有这么多的姨娘,眼里带着惊讶,但看黄氏波澜不惊,又悻悻然别开了脸。
过年,府里的姨娘们要去荣溪园给宁国忠和老夫人磕头,走在路上,众人脚步声杂乱细碎,宁樱不由得失笑,宁静彤年幼,经过南山寺的事儿,她与宁樱关系好了许多,胆子也大了,问宁樱道,“六姐姐笑什么?”
宁樱指着地下,如实道,“今日在荣溪园用膳,咱人多,也不知大伯母二伯母会不会生出其他想法来。”柳氏做事顾全大局,秦氏眼皮子略浅,她们这么大的阵仗,月例都会多出许多,算起来,大房二房算是吃亏了。
宁静彤不明白,走在前边的黄氏和宁伯瑾听得明白,黄氏脸上的神色淡淡的,宁伯瑾微微红了脸,往年,他要么歇在竹姨娘院里要么歇在月姨娘院里,一大早就去荣溪园了,不和大家一起出门没发现他不知不觉那这么多妾室了,被女儿委婉的说出来,他面上无光,又不好出声训斥,轻咳嗽两声缓解心底尴尬。
荣溪园这会儿正热闹着,大房的姨娘少爷小姐到齐了,宁樱的目光扫了眼,从柳氏到宁静芳,宁静芳安安静静的站在柳氏身后,低头揉着手里的帕子,眉目温柔,神色安详,不像是大闹过一场的人。
用膳的地方在荣溪园背后的院子,那里搭建了台子,柳氏年年去都会请外边的戏班子来府里唱戏,意欲讨个好兆头,大户人家,大家初一几乎都在自家听曲看戏,宁樱不太喜欢,好在那是明日的事儿。
吃过早饭,众人商量起去京郊的事情来,京郊有酒肆茶楼,因着风俗,这些年,朝中有些大臣在那边建了亭台楼阁,不过,有些人中不包括宁府,宁国忠和老夫人年纪大了,不欲凑热闹,提醒道,“你们出门玩先将酒楼订下,别因着酒楼,和人红脸。”
那处的酒楼背后有靠山,年年都有为了寻好位子而大打出手的世家子弟,丢尽了脸面,宁国忠为了宁府的声誉着想,故意如此一提,说完,看向旁边桌的宁樱,问宁伯瑾道,“今日,薛府会来马车接小六?”
宁伯瑾点头,他觉得宁樱跟着薛墨走不太好,女儿家名声重要,男女有别,然又怕外人说三道四度宁樱名声不好,沉思道,“小太医心思通透,薛小姐该是在的,再说了逢年过节,没有那么多讲究。”
京城民风还算开放,宁府若地位显赫,外人瞧见薛墨和宁樱在一块不会乱说什么,偏偏,宁府地位比薛府矮一大截,外人看来,宁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宁府跟着也会卷进去,宁伯瑾清楚宁国忠的忌讳。
宁国忠点了点头,“你心里清楚就好,她年纪不小了,静芸的亲事定下便轮到她,别闹了笑话。” ↑返回顶部↑
话说开,才知她是因着自己身上的草药香而认错了人,如果,自己身上没有草药香,她开口叫的一定不会是薛墨。
福昌不知谭慎衍心里的想法,若知晓了,只怕笑谭慎衍想多了,人六小姐才十二岁,离成亲还早着,您心里再添堵也得要人嫁给你之后,如今,两人的关系不过一面之缘,成亲哪是那么容易的?
谭慎衍坐马车走了,其他几位大人才松了口气,各自吩咐身边的小厮备马车,准备回了,大年三十,从刑部大牢出来,怎么想怎么都不是个好的兆头,眼下也没法子,只希望侍郎爷心情好,之后几天别叫他们来刑部就好。
宁樱一觉睡得踏实,睁开眼,屋里灯火通明,闻妈妈笑吟吟站在床头,“小姐起床了?新年好。”
宁樱甜甜一笑,伸了伸懒腰,白皙的脸颊带着些许绯红,粉面桃腮,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儿般娇艳,闻妈妈扶着她坐起身,“这会儿时辰还早着,去梧桐院陪太太说会话,和太太三爷一块去荣溪园。”
“好。”天气晴朗,树梢堆积的雪洁白无瑕,院门口,两座与宁静彤差不多高的雪人各站一侧,身上穿着衣衫,以树枝为鼻,红萝卜为嘴,栩栩如生,她惊呼声,兴高采烈跑了出去,闻妈妈追在后边,“小姐快回来,先将衣服穿上。”
雪人是秋水和府里的丫鬟堆的,说是宁樱喜欢,蜀州常年不见雪,秋水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说了些家乡的趣事,乡下没什么乐子,一群孩子最喜欢在雪地里打滚堆雪人了,宁樱记着,年年冬天都会问秋水会不会下雪,秋水见她憧憬,便答应她,回京后给她堆一个,昨晚,和丫鬟们忙活大半个时辰,看宁樱高兴得手舞足蹈,脸笑得如天上的暖阳,闻妈妈叹气,拿着衣衫走了出去。
“奶娘,是秋水堆的吧,她心思细腻,针线活好,堆的雪人也好。”宁樱以为秋水忘记了,因为上辈子,秋水没有给她堆雪人,也可能和黄氏的病有关,秋水要照顾黄氏,不假于她手,又要分心照顾她,精力不济,哪有心思堆雪人?
宁樱伸开手,扑进闻妈妈怀里,被鼻尖通红,“奶娘,真好,真的不同了,我们大家都好好的呢。”
奶娘失笑,“快把衣服穿上,别着凉了,待会去梧桐院,小姐多谢谢秋水就是了,昨晚,她不让惊动您,亏得夜里风小,若吹垮了……”说到一半,闻妈妈觉得不妥的,大年三十,说垮不吉利,又岔开了话,“先进屋洗漱。”
大年三十,所有人脸上都充斥着喜悦,说话声音都比平日大,梧桐院,黄氏和宁伯瑾起了,宁樱照着府里的规矩给两人磕头,黄氏给了她一个红色布袋子,宁伯瑾则是一张银票,宁伯瑾出手阔绰,宁樱早就看出来了,她乐呵呵收下,站起身,问黄氏道,“娘,秋水呢,昨晚她堆了两个雪人,可好看了,我要和她说声谢谢。”
黄氏指着门口,“在屋里呢,难怪昨晚回来得晚,我问她,还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原来是去你的院子了。”
真遇着秋水端着茶壶从外边进来,宁樱跑上去,一把抱住秋水,鼻子有些发酸,“秋姨,谢谢你,那两个雪人我很喜欢呢。”
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秋水腾出时间为她堆雪人,可见,手里头的事情是真的忙得差不多了,她们都会好好的。
黄氏不生病,秋水好好的,大家都长命百岁呢。
秋水原本想提醒她注意规矩,听她声音沙哑,带着哭腔,于心不忍,微微一笑道,“小姐欢喜就好,快松开奴婢,奴婢手里端着茶壶呢,别烫着了。”
宁樱吸了吸鼻子,松开了秋水,打量着秋水的眉眼,秋水容貌不俗,在黄氏跟前伺候从不曾抱怨过,甚是忠心,世间,除了黄氏待她好,就属秋水与吴妈妈了,上辈子,她们一一离开了她,这辈子,那些事如何都不会再发生了。
不一会儿,宁静芸来了,装扮依然精致,一身藤青曳罗靡子长裙,外间穿了件织锦皮毛斗篷,亭亭玉立,眉目如画,嘴角漾着浅浅的笑,从容淡雅,举手投足带了些江南女子的婉约,宁樱看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
紧接着,三房的姨娘到了,宁伯瑾风流,府里的姨娘多,好些没有怀孕,人多,屋里忽然有些拥挤了,宁伯瑾似乎没意识到他身边有这么多的姨娘,眼里带着惊讶,但看黄氏波澜不惊,又悻悻然别开了脸。
过年,府里的姨娘们要去荣溪园给宁国忠和老夫人磕头,走在路上,众人脚步声杂乱细碎,宁樱不由得失笑,宁静彤年幼,经过南山寺的事儿,她与宁樱关系好了许多,胆子也大了,问宁樱道,“六姐姐笑什么?”
宁樱指着地下,如实道,“今日在荣溪园用膳,咱人多,也不知大伯母二伯母会不会生出其他想法来。”柳氏做事顾全大局,秦氏眼皮子略浅,她们这么大的阵仗,月例都会多出许多,算起来,大房二房算是吃亏了。
宁静彤不明白,走在前边的黄氏和宁伯瑾听得明白,黄氏脸上的神色淡淡的,宁伯瑾微微红了脸,往年,他要么歇在竹姨娘院里要么歇在月姨娘院里,一大早就去荣溪园了,不和大家一起出门没发现他不知不觉那这么多妾室了,被女儿委婉的说出来,他面上无光,又不好出声训斥,轻咳嗽两声缓解心底尴尬。
荣溪园这会儿正热闹着,大房的姨娘少爷小姐到齐了,宁樱的目光扫了眼,从柳氏到宁静芳,宁静芳安安静静的站在柳氏身后,低头揉着手里的帕子,眉目温柔,神色安详,不像是大闹过一场的人。
用膳的地方在荣溪园背后的院子,那里搭建了台子,柳氏年年去都会请外边的戏班子来府里唱戏,意欲讨个好兆头,大户人家,大家初一几乎都在自家听曲看戏,宁樱不太喜欢,好在那是明日的事儿。
吃过早饭,众人商量起去京郊的事情来,京郊有酒肆茶楼,因着风俗,这些年,朝中有些大臣在那边建了亭台楼阁,不过,有些人中不包括宁府,宁国忠和老夫人年纪大了,不欲凑热闹,提醒道,“你们出门玩先将酒楼订下,别因着酒楼,和人红脸。”
那处的酒楼背后有靠山,年年都有为了寻好位子而大打出手的世家子弟,丢尽了脸面,宁国忠为了宁府的声誉着想,故意如此一提,说完,看向旁边桌的宁樱,问宁伯瑾道,“今日,薛府会来马车接小六?”
宁伯瑾点头,他觉得宁樱跟着薛墨走不太好,女儿家名声重要,男女有别,然又怕外人说三道四度宁樱名声不好,沉思道,“小太医心思通透,薛小姐该是在的,再说了逢年过节,没有那么多讲究。”
京城民风还算开放,宁府若地位显赫,外人瞧见薛墨和宁樱在一块不会乱说什么,偏偏,宁府地位比薛府矮一大截,外人看来,宁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宁府跟着也会卷进去,宁伯瑾清楚宁国忠的忌讳。
宁国忠点了点头,“你心里清楚就好,她年纪不小了,静芸的亲事定下便轮到她,别闹了笑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