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京华 第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匣子里有两个杯型空缺,只有一只摆着杯子,另一处放了把铜色钥匙。
  “这不是夜光杯吗?”杜老先生赞叹,“还是上品中的上品。这夜光杯薄如蛋壳,透着光……”杜老先生见何未的眼睛红着,微微一怔,面前女孩子的泪水就在眼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每个字都合了他在北京的日夜。如今他已是醉卧沙场征战四方的将军,这是迟来的分别信物。
  而这把钥匙……不用猜,必是百花深处的院门钥匙。
  她眼睛更红了。
  杜老先生凭着阅历判断此刻必须走,刻不容缓,当即掉头出去了。
  何未盯着匣子看了两个小时,最后抱着它到多宝格隔断墙前,找到最隐秘的一个地方,小心放入,上了锁。柜子锁的小钥匙没地方藏,压在了抱厦插梅花瓶子的底下。
  到夏天,北京的总统大选越来越热闹。
  竟有军阀把前总统乘坐的火车扣下,逼对方交出大总统印和辞职书后,才放人家走。
  那天何未去看望哥哥的老师,老师感叹这荒诞的乱象,提到了坚定反军阀的谢骛清,评价他一心为统一的坚守难能可贵。
  “自虞夏商周,我们几千年坚守的都是四海归一,”她像评价一位不太熟的友人,轻声道,“老师不也在坚守吗?您是对外战斗的人,也为了统一。”
  老师笑了,随即问她:“最近在看宅子?好事要近了?”
  这误会太大了……
  她解释:“邓元初到京有半年了,家里催着买宅子。我帮他看而已。”
  “此人不错。”
  “是不错,”她认真道,“还请您在公事上多提点他,他对外交兴趣浓厚。”
  邓元初自从被借去外交部,越做兴致越高,索性调过去了。何二家在外交上资源多,又因做航运更有助益,于外交这一途的根基远胜邓家。她想用家里的面子,为邓元初寻位良师。
  “有才学有良知的后辈,我都会照顾。”老师笑着应下了。
  离开老师家,她到什刹海西涯,带邓元初去看几处宅子。
  她熟知北京大小王府官宅,陪他逛了大半个月。京城很快传出,邓家公子苦心追求见了光,同何二小姐开始着手看宅子了……也难怪哥哥老师会问。
  “为何这些宅子要挤在什刹海这里?”邓元初不解。
  她笑笑:“过去那些王爷们多是闲职,他们每天最要紧的事就是去朝里打个照面,住的远了嫌麻烦,就选了这里。背靠西涯之海,风景好。”
  何未和邓元初走得累了,也不嫌简陋,两个富贵人寻了一处凉棚摊子,全包下来,连带随同的副官和姑娘们都要了凉茶和酸梅糕,坐下来乘凉。
  自己人在外围守,方便他们说话。
  她打着扇子,懒懒地道:“你要不急着买,就等恭王府出手,我听说他们想卖的。”
  “估价四十万的宅子我可下不去手,”邓元初笑说,“某位仁兄若没在广西烧了那一批烟土,倒是能买得起恭王府。”
  何未摇扇子的手停了。
  “抱歉,勾起你心事。”邓元初诚心道歉。
  她摇头:“我挺高兴你说他的,最好多说几句,能多了解他一些。”
  她轻声关心他:“在这里还习惯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