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京华 第4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此,晋老用了她的话来评价:“未未说的好,自虞夏商周,我们几千年坚守的都是四海归一。联省自治?那就真没人能管他们,举国上下都是鸦片田了。”
  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在北京召开。
  报纸上登了各界与会者,有许多有名的人,如李大钊、王尽美、赵世炎等。
  ***
  这个中国新年,谢骛清是在苏联过的。
  三月中旬,谢骛清见到了去年从欧洲辗转过来的白谨行,数年未见,白谨行又成熟了不少。两位老友相拥,在房间里松开彼此,打量着对方。
  “你什么时候到这里的?”谢骛清问他,示意他坐。
  “在欧洲时,许多中国留学生被欺负,那阵我们旅欧支部一直在帮助留学生转学到苏联,我就是那时来的。”白谨行笑着坐下。
  白谨行是在谢家大小姐介绍下入党的,一碰到谢骛清更是有话说。
  两人说到东征和日后的北伐,有聊不尽的话。
  自从国共合作,他们有许多人在黄埔军校任教或作为学员,在东征军里带兵,为统一广东而奋战,为日后的北伐做准备。
  名将如云,谋臣如雨,不一而足。
  ***
  这天深夜。
  谢骛清原本已睡下了,被敲门声惊醒,部下们对他的休息时间非常维护,除非有危及生命之事是不会打扰的。他翻身坐起,开了门,白谨行在门外递给他一份电报。
  孙文于京病逝。
  谢骛清看这短短几个字,一念间记起许多。许多的过去。辛亥革命过来的人一个个离去,他好似看着前半生的战场岁月就在眼前飘忽而过了。
  长达数分钟的沉默后,他对折电报,走出去。
  在满室将领的安静里,谢骛清低声说:“各位都请今夜收拾好行装,我们须回去了。想办法,从陆路走。”
  而他后半生的戎马征程刚刚开始。
  其后局势,就如李大钊先生在悼文中所说: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而来。”
  无数前人已去,无数后人前赴后继。
  问继起何人?自有华夏千秋万代的后人。
  第37章 思乡亦念卿(1)
  谢骛清辗转南下。
  进广西时,有人带了封信和一个日记本、一块表给他。
  新的金表,在盒子里被她用红绳缠绕了几圈,想来是为了讨吉利。这是她的第一封家书,辗转两个月才送到他手里:
  清哥,
  今年雪多,后悔没在你走前,带你去太和殿。那里近年不大办典礼,杂草高,有雪时好看。不过从逊清皇帝走,已经有人开始清点宫里的东西。听闻秋天要建古物馆和图书馆。你晚些回来也好,那时就能进去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