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京华 第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许久不敢想起三妹了,今日见到何未,被勾起了内心深处的痛。
  “珍重。”谢骋如柔声说。
  谢骋如走后,她在茶室内坐着。
  想他的话,眼泪掉在裙子上。
  他的前半生,似乎总在朋友、盟友的背叛里度过。
  ……
  龙涎香的香气越发浓。
  她像回到南洋,潮湿闷热的海风,是少女时对那片海域最深的印象。
  她想象着,在那个海岛上,她曾骑着自行车经过一片不起眼的民宅,其中一栋门前有大片浓绿的芭蕉叶,挡着的院子里,往内走,有个屋子里摆着把磨旧了的藤编躺椅……有个养伤的少将军曾躺在那里仰头看异乡的夜空。
  而现在,她的少将军又被逼去了何处……
  斯年抱着一摞报纸进来,小小声说:“九叔公让我给你讲,南昌那里起义了。”
  那年,经历数个月的屠杀后,他们终于拿起了武器,在南昌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
  她不想让小孩子看泪眼,低头,摸着蹲在一旁的猫。
  “叔公说,”斯年用自己的话给她绘声绘色地讲,“起义,要偷偷的,因为身边有敌人,要定好个时间,突然就打起来。”
  斯年其实想问,爸爸在不在那里。
  但好似能感受到何未的难过,把想问的压在心里。女娃娃走过来,学着她,一起摸着猫儿的背脊,滑滑的、蓬松的毛在她指间穿过,再穿过小娃娃的指缝。
  小小的稚嫩的声音说:“他讲,起义前,有人唱国际歌。”
  斯年又说:“叔公还讲,南昌起义的人认自己人,是用口令的。你猜口令是什么?”
  她轻摇头。
  斯年甜甜一笑,轻声说:“河山统一。”
  河山统一。
  在血流成河后,仍有人百死不屈,从血里走出来,带着这句话。
  他们互不相识,认出彼此、认定彼此是生死兄弟,就是凭着这句心里的:河山统一。
  第40章 古都夏日长(1)
  1930年,初夏。
  二叔走后,她像没了亲人,觉得何二府是个伤心地,便搬到一个小四合院里住。
  是个小小的一进四合院,屋顶可乘凉。
  北平的这一片四合院屋顶连着屋顶,尤其在夏日一眼望出去,就是灰瓦连着灰瓦,浓绿接着浓绿,往远了去看,是城墙城门搂。
  她常在屋顶的藤椅上坐着,看远处连绵不绝的灰瓦和绿。
  今日邓元初早她一步到四合院,在屋顶喝了半盏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