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京华 第5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和二叔当年落魄时的经历有关,那也是迫使他和白家老爹不得不逃走的一桩旧事。
  今日来了两位旧人。
  那日的逊清王朝大臣,照旧穿着木屐和和服,跟着来的太监倒是灰色的中式大褂。他们隔着竹帘子,见里头是一男一女的影子。
  “两位请坐。”何未说。
  太监兜着手,先坐了,那位梳着两撇短发的前朝大臣欲要近前。
  “赵大人,”老太监不悦道,“坐下说吧。”
  隔着竹帘,她见不到那大人的面色,倒也轻松。
  对方表明来意,仍是为日本商人想入股盐号的事,他在官场上混迹几十年的本事在,舌灿如花,何未听得心不在焉,见谢骛清捻起颗坚果,没见过,想必也是南方带来的。
  谢骛清“啪”地一声,两指捏开,何未马上努努嘴,他一笑,递过来。
  “这叫什么?”她轻声问。
  他偏过头,轻声答:“米椎。”
  “吃起来像栗子。”她细品着。
  谢骛清见她爱吃,又捏开一颗,摆在茶碗旁的白瓷碟上。
  何未微蹙眉,对他又努努嘴。
  他笑了,捡起来,继续喂给她。
  楼下,相声演员抖了个包袱,引起一阵哄笑。
  那太监竟也在看相声,跟着笑了。
  那位赵大人本就讲得口干舌燥,不见回音,里边聊着坚果,外头跟着来的同仁在听相声。里里外外就他一个外人似的。那人不悦了,道:“二小姐这敷衍的本事,倒是让我想到一位故人。那位贵人北上时,也是正得势时,对我二人是敷衍怠慢。如今我们还在天津卫租界,而他,却家门落败,不知去往何处了。”
  何未见那人提谢骛清,收回视线,看向竹帘子外的人。
  “这人的机遇啊,说不准的,关键是要看准了大势,”那位大人又说,“如今南京政府对日本人都要退让三分,二小姐又何必强撑着面子。”
  谢骛清端起茶杯,喝了口桂花茶,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让她稍安勿躁。
  幸好,那老太监身子不舒服,坐了没多会儿,就催促着走了。
  晚些时候,扣青代替何未坐轿车回去。
  日落前,她跑去小院儿的厨房,将围裙系上,把做饭的人赶了出去。她这几年带着斯年,学会了不少适合小孩子吃的菜,厨艺大增。
  饭菜端到屋里去,谢骛清接了筷子,看着蒸得热腾腾的白饭:“不是木樨饭了?”
  “我刚才一高兴……盐放多了一勺。”何未也苦闷。
  他笑:“明天再说。”
  “嗯。”
  明日复明日,真是好。
  “今日在戏楼,要知道他们说那番话,我就不见了。”她坐到他身边,给他添菜,细想想还是生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