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听潮阁(4600补)(2 / 3)
钟神秀笑道。
“果然是稀客。”老李头擦了擦嘴角:“各路修士来我听潮阁卖古书的多,买的却极少……”
他扫了眼姜坤,脸上宛若菊花绽放,露出稀疏的牙齿:“不要怕……老朽还没疯,也不会走火入魔……真正快要走火入魔的解文师,早就被阁中关押封禁起来了……”
老李头从书桌后走了出来,问道:“客人想要购买何种古籍?”
“风土人情,上古秘史,都可!”
钟神秀道,又看了看周围:“为何这里古文原本如此之多,还都是大道之文书写……”
“这里小部分是真正的古本,但大部分么……有的是大修故意以大道之文书写的笔记,有的是修士走火入魔之后,写就的典籍,还有的,甚至是解文师死前所留遗作……”
经过老李头的解释,钟神秀大概明白了。
真正的大道秘典,上面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词汇,就可让修士崩溃。
因此,上古时代流传的无上秘典,也是无上凶物,但凡看过的,尽皆都疯了……
但有的修士在疯狂之后,临死之前,还能写下一些东西。
这些‘译本’同样也带着强烈的污染,所看之修士无不发疯,但有的人又能在临死前写下一些感悟。
这些感悟大部分都是以大道之文书写,毕竟大道之文,自带道韵,最能承载大道。
如此前仆后继,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稀释’,终于将污染降低到能正常观看的地步,就是如今大派传承的典籍了。
听潮阁‘解文师’真正的工作,是将蕴含轻微污染的书籍,翻译成正文,然后炼制入书虫之中。
听潮阁的书虫,也算别具一格之物,可以将轻微的污染降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算是绿色安全无污染,在修士中广受好评。
这也是听潮阁维持的根基。
而遇到污染太重的书籍,或许就得死上几位解文师,经过重重转译,才能让后人一窥究竟。
在听潮阁中,根据各种古籍的污染程度不同,将之分为天、地、玄、黄四类。
天部所属,乃是无上秘典,仅仅只是扫一眼就可能令人疯狂,一向只在传说中。
或许,在玄门正宗之内,还有着原本收藏,备述天地之秘。
地部所辖,也是大凶之典,观者十者九死,最后一个也八成疯掉。
玄部典籍,就属于解文师平时的工作范畴,但看多了也会累积风险。
最后的黄部典籍,纵然普通人也能观看,无污染或者污染极少,比如书虫中所承载的内容。
‘这么说起来,我手上的【四海奇经】,实际上也属于古书,可以卖到这二楼来,再经过解文师的解读,就可以炼制成真正没什么疯狂影响的书虫了?’
钟神秀若有所思:‘不过,这手抄本最多算‘玄部’,真正的【四海奇经】原本,大概可算地部,至于【天母经】,必然是天部妥妥的了……’
“风土人情,上古之秘?”
老李头吹了吹胡子:“此种典籍,楼下就有书虫,何必上来?”
“不同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钟神秀摇摇头。 ↑返回顶部↑
“果然是稀客。”老李头擦了擦嘴角:“各路修士来我听潮阁卖古书的多,买的却极少……”
他扫了眼姜坤,脸上宛若菊花绽放,露出稀疏的牙齿:“不要怕……老朽还没疯,也不会走火入魔……真正快要走火入魔的解文师,早就被阁中关押封禁起来了……”
老李头从书桌后走了出来,问道:“客人想要购买何种古籍?”
“风土人情,上古秘史,都可!”
钟神秀道,又看了看周围:“为何这里古文原本如此之多,还都是大道之文书写……”
“这里小部分是真正的古本,但大部分么……有的是大修故意以大道之文书写的笔记,有的是修士走火入魔之后,写就的典籍,还有的,甚至是解文师死前所留遗作……”
经过老李头的解释,钟神秀大概明白了。
真正的大道秘典,上面可能仅仅只是一个词汇,就可让修士崩溃。
因此,上古时代流传的无上秘典,也是无上凶物,但凡看过的,尽皆都疯了……
但有的修士在疯狂之后,临死之前,还能写下一些东西。
这些‘译本’同样也带着强烈的污染,所看之修士无不发疯,但有的人又能在临死前写下一些感悟。
这些感悟大部分都是以大道之文书写,毕竟大道之文,自带道韵,最能承载大道。
如此前仆后继,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稀释’,终于将污染降低到能正常观看的地步,就是如今大派传承的典籍了。
听潮阁‘解文师’真正的工作,是将蕴含轻微污染的书籍,翻译成正文,然后炼制入书虫之中。
听潮阁的书虫,也算别具一格之物,可以将轻微的污染降低到可以忽略的地步,算是绿色安全无污染,在修士中广受好评。
这也是听潮阁维持的根基。
而遇到污染太重的书籍,或许就得死上几位解文师,经过重重转译,才能让后人一窥究竟。
在听潮阁中,根据各种古籍的污染程度不同,将之分为天、地、玄、黄四类。
天部所属,乃是无上秘典,仅仅只是扫一眼就可能令人疯狂,一向只在传说中。
或许,在玄门正宗之内,还有着原本收藏,备述天地之秘。
地部所辖,也是大凶之典,观者十者九死,最后一个也八成疯掉。
玄部典籍,就属于解文师平时的工作范畴,但看多了也会累积风险。
最后的黄部典籍,纵然普通人也能观看,无污染或者污染极少,比如书虫中所承载的内容。
‘这么说起来,我手上的【四海奇经】,实际上也属于古书,可以卖到这二楼来,再经过解文师的解读,就可以炼制成真正没什么疯狂影响的书虫了?’
钟神秀若有所思:‘不过,这手抄本最多算‘玄部’,真正的【四海奇经】原本,大概可算地部,至于【天母经】,必然是天部妥妥的了……’
“风土人情,上古之秘?”
老李头吹了吹胡子:“此种典籍,楼下就有书虫,何必上来?”
“不同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钟神秀摇摇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