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教育是强国的基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备要是没有子嗣,万一他出了个意外,那跟随他的人,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大家需要的就是一个名头。
  需要的就是一个聚拢在一起建功立业的借口,没了人来主事,他们就成了一盘散沙。
  孙尚香的怀孕,对于徐州和兖州的官员来说,那就相当于是他们已经拥有了一位储君。
  至于大明的朱元璋和崇祯皇帝,如今也还在休养生息中。
  朱元璋开口道:“大明已经吸纳了不少的西洋人,不过,相比较崇祯,我所在的大明的西洋人,还是差了一些。”
  “也就昆仑奴,还可以做一些苦力,从而减轻了大明的徭役。”
  大明的流速稍微慢一些,朱元璋从进入仙境到现在,也不过是八年的光景。
  这八年来。
  一些开国功臣,病死了几位。
  还有一些,如今也已经安享晚年起来,成为了国公,被朱元璋建立的一些官署架空了一些权力之后。
  他们也明白,想要真的保证自己可以安享晚年,那就不能太过贪权了。
  历史上的胡惟庸贪腐的案子,并没有出现。
  因为大明的宰相,已经就是一个象征,一个统计投票数,一个朝堂内勤人员了。
  胡惟庸也察觉到了朱元璋的一些杀意,就立即收手,做起了一个老黄牛一样的朝臣。
  这才让朱元璋没有下杀心。
  “毕竟你们还相差百年多的时间,而在这个时期,西洋的理论才开始犹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
  “按照现在的发展,你完全可以在偏远地区建立重城,然后修建水泥路,联通这些重城。”
  “其次,也要大力发展一些基础设施,比如修路建桥,比如建立更大的都城。”
  “有了水泥,其实你们的建筑完全可以改变以往的土木建造,而建立水泥砖石的高层建筑。”
  “除此之外,就是理论了。”
  “观你对于自己王朝的一些政策,对于教育这一块,其实汉皇、唐皇和你都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
  “当然,汉皇还是做的比较好的,毕竟在他的那个年代,你们也知道,读书识字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
  “就算是建立了书院,也是需要夫子来教导。”
  “多多发展教育吧,这个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只会让王朝变得更加强大。”
  朱元璋连忙施礼道:“谨遵仙师教导。”
  始皇帝则是趁着这个时候,开口道:“在这里,我可以提一句,你们可能对于此间世界不是很清楚。”
  “我而在这里这么多年,了解此间世界的一些知识之后,我就告诉赢炎,一定要多建立学院。”
  “以后,直接把八岁之后的孩童,都送进学院之中,由官府免费支持他们求学。”
  “如此一来,不管如何,以后人人都识字,人人也都明白道理,明白是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