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明华父母算是老年得子,等薛明华成年,他父母都已经过世。
  他在求学时期遇到现在的爱人,工作、生活上一直得岳家照顾、扶持,多以对岳家多有感激。
  岳家诗书传家,少有的清贵,两位老人如今依然在做学问,除了读书写字,还格外钟爱美食。
  大年三十那顿大席,薛明华原只觉得寻常,可总能闻到一股不太寻常的香味,而后他便品尝到了至今为止他吃过最美味的卤鹅。
  他的长子当时就忍不住说出了,要是外公、外婆也能来就好啦,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
  薛家祭祖,老丈人怎么可能过来,不过当时薛明华以为席面上的菜色都是薛家人自己做的,所以他当场就同儿子说,到时候麻烦薛要让人重新做一些,到回去的时候打包带回去。
  散席后,薛明华爱人也提起了席上的几样菜,言语之间也有那方面的意思。
  当天散席都半夜了,薛明华第二天一早就找了薛要,哪里知道原来那几道菜都是请的外援,怪不得档次完全不一样。
  人家小夫妻回老家过年了,也是没有办法,可眼看着明天要离开,总觉得很是遗憾,便想着出来碰碰运气。
  没想到运气很好。
  薛明华言辞恳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来意,他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食材,如果姚晴天同意的话,马上让人送过来,因为明天一早就要离开,所以得麻烦他们得连夜赶工。
  当然,酬劳不成问题……
  薛明华还没说完,一道身影风风火火赶过来打断了谈话。
  那人穿着整个镇上都很少见的西服,脚上是擦得锃亮的皮鞋,一上来就挤开薛明华,对着姚晴天说他是花园饭店的老板,特地过来诚恳邀请姚晴天去他们花园饭店做厨师。
  这位许老板将薛明华夫妻当做别家饭店的老板,所以才这样急切的打断他们的谈话。
  自两年前郭嘉出台了关于个体经济相关政策的文件,个体经营再也不是投机倒把,而是有了官方认证,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人加入个体经营这一行业,许老板开设了花园饭店,算是阳湾镇第一批下海吃到螃蟹的人。
  相比个体户,许老板如今有个更响亮的名头,那就是万元户,他是阳湾镇第一个万元户。
  早期也只是卖卖盒饭、瓜子之类的小吃,不想每天能有上百名顾客,挣得的钱是他在棉纺厂车间工资的几十倍,所以他便带领家中兄弟都从厂子里辞职开起了花园饭店,一年时间他就成了万元户。
  而后镇上出现了不少个个体户,连饭店都开了三四家,不过都是小打小闹,根本赶不上花园饭店的规模和档次,他完全不担心。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维持龙头地位,花园饭店今年更是一改传统,大年三十也没关门歇业,虽然最终只有七桌客人,可就是这七桌客人让他挣了三百多块,比平常二三十桌客流量时挣得还多。
  人家来吃年饭,自然是什么贵挑什么上,然后许老板发现许多人唯独对水晶猪蹄、酱鸭和酱肘子的价格接受度毕竟强,还说下次还来吃。
  而对于饭店其他一些原本主打的高档菜,都对性价比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许老板原本不以为意,反正评价有不好也有好的,还愿意再来就行了。
  他原本以为那几道饱受顾客青睐的卤味是自家厨师研发的新菜色,事后一问才知道是外面买来的熟食。
  买来时就贵,但是经过饭店这么一转手,挣得不比旁的大菜少。
  关键是大多数人不觉得贵。
  所以老板让人留意着这边卤味店,让看到人回来了,就赶紧通知他,免得被别家饭店捷足先登了。
  没想到这么严密的盯梢还是被人抢先了,所以许老板有些急躁并且说话态度很强硬。
  说了一连串,不待姚晴天点头,他又接着说,去他们花园饭店做厨师,很轻松,每天只要做她拿手的卤味就行,给她花园饭店主厨一样高的工资。
  就是不允许自己私下做了进行买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