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人生 第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
  沈路放开他,站直,仰起头看了看天空,晴空万里。
  哥带你回家。
  …………………………
  路哥的助攻小可爱上线
  第十一章 谢谢哥
  宋君白的十一假期也没闲着,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爷爷奶奶来省城体检,检查结果不出意料,爷爷的颈侧动脉超声显示有斑块,这大概就是后来中风瘫痪的隐患,奶奶胸部发现了蚕豆大的乳腺肿块,还没有明显症状。
  相比于宋父宋母的担忧,宋君白却是松了一口气。
  一家人商议之后,决定把爷爷奶奶暂时留在省城医治调养,宋母则陪着宋君白回小镇老家住一段时间。
  对于父亲企业的困局,宋君白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法,她试探地问了两句,但意料之中,宋父并不愿意让女儿知道自己的困境,更不认为十六岁的女儿能给自己的困局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这是 2006 年,中国网民已经突破了 1 亿,这一年,淘宝网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
  但宋父做的是传统的手工刺绣织品生意,依赖于南方城市厚重温雅的人文底蕴而生存,从工厂到门店,无不是宋父宋母二人亲自层层把关。
  手工刺绣织品走的是中高端的路子,客户群体大多是中老年,这些老一辈的南方人喜欢旧时的气韵,认准一家裁缝铺往往一穿就是几十年。
  宋母娘家便是裁缝铺,赶上了改革开放,小小的裁缝铺在宋父宋母的手里得以发扬光大,但在发展十多年之后,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时代的瓶颈期。
  网络发展,新兴商业模式飞快扩张,涌入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以更快的节奏,更广阔的视野,在飞快地改变着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原有的商业模式被冲击得摇摇欲坠。
  客户群体青黄不接,年轻人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观点也和老一辈人不一样,比起上千块带着浓郁传统风格的刺绣类服饰,他们更愿意用几十上百的廉价漂亮衣服填充衣柜,或者偶尔攒上几个月的工资,咬咬牙买一件大家耳熟能详的国际大牌单品来犒赏一下自己的努力。
  “爸,我这次想把电脑带回去,但老家好像还没装网线,学校里机房平时不让用,挺不方便的。”
  “嗯,你带回去,让你妈给你装网,毕竟你从小就喜欢,爸也不拦着,但是高中了,高考毕竟不考电脑,你自己控制时间。”宋父并没有意识到宋君白话里有话,只是随口答应道。
  “嗯,没电脑挺不方便的,现在网购也很平常了,我觉得——”宋君白咬了咬唇,她其实想提醒父亲关注一下互联网的模式,再过几年,哪怕是国际大牌,也都纷纷折腰,选择入驻网络店铺,尤其是天猫成立之后,线上线下更是密不可分,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再平常不过。
  但宋父显然不这么想,摆了摆手道:“网络上的东西我是搞不懂了,你妈之前也网购了一些衣服,那个质量差的……总之你好好学习,不要沉迷上网。”
  宋君白抿了抿唇,应了一声,没有再继续说。
  其实她也只是这么一提,宋父的织品品牌,哪怕是搬到线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并不是破局之道,而更大的危机在于,宋父很快就会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相比于不熟悉的互联网,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熟悉的传统行业,他摩拳擦掌把房地产行业当做了自己翻身的唯一机会,却没想到等到的是隐藏在这个城市深处的阴影。
  他和他的织品品牌,都被阴影无情地吞噬了。
  想要避开这条绝路,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找到织品品牌的破局之道,二是让宋父主动放弃房地产这块肥肉。
  无论哪一条,对十六岁的宋君白来说,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好在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
  宋君白没有低落太久,趁着最后两天,决定去办另一件事。
  读大学的时候,她曾经遇到过一位恩师,在她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给过她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恩师夫妇二人琴瑟和谐数十年,唯一的遗憾就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能够要上孩子。
  之后宋君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遵从恩师的心愿继续深造,深感无颜面对,几年都没回去看望两人,后来她在工作上小有成就,才鼓足勇气去看望二老,二老不仅没有责怪她,反而心疼得要命,当知道她在努力攒钱还婆家的巨额彩礼钱的时候,二老差点决定卖房帮她。
  她当然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恩惠,好说歹说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之后又偶然得知,在她不在的这几年里,两人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合缘的孩子,领养手续到了最后一步,却没想到被亲生父母接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