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明月9(1 / 2)
第九节
倭赫雷一向拙于言辞,此时却难得的顺溜,显然这话在心头已憋了许久。几个和他要好的将领对他连施眼色,他却视而不见。这几年,野风珍珠甚是跋扈,国内文武多有不满。倭赫雷莽撞之人行莽撞之事,看起来只是个意外,但未尝不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废了野风珍珠,这何尝不是我之心愿?那颜达心下苦笑,面上却满是怒意,喝道:“五万人?楼居背靠大雪山,族人更是彪悍,几乎人人会武,全民皆兵。再说了,人家打不过了,往大雪山里一钻,你倭赫雷能怎么办?别说你去五万人,就是去十万人也不见得能拿下,还不给我退下。”
他转过头,对着其下的阿占古峰道:“就按我的意思回复野风国主,即刻去办。”
散会后,呼延海留了下来,见那颜达仍是沉着个脸,面色不愉。不由道:“怎么,陛下还在生倭赫雷将军的气?”
那颜达摇了摇头:“倭赫将军性格憨直,那是真性情的体现,我怎会和他计较。今日我虽按照舅舅你的意思做了,但在国内,持雷将观点的人大有人在,认为我泱泱西蒙,怎可一直仰仗他人鼻息存活。其实他们那里知道,我心头的苦。”
末了,他叹了口气:“忍,忍,忍!对西要忍楼居的跋扈,对南要对吴明假意奉承,对国内,还得忍受大臣的指责。天下最窝囊的皇帝,莫不过于我了。”
“陛下,快了,等你统一北蒙之时,就是问鼎天下之时。到时候,这天下就没人能阻止你了。”
“是么?”
那颜达苦笑一声:“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几年下来,却有些怀疑了。”
两人既是君臣,又是舅甥,呼延海自然知道那颜达忌惮谁,不由道:“陛下是指吴明?”
“是,”那颜达点了点头:“若论出身,他吴明在十几年前,还是一文不名,而我已是北蒙世子。可论崛起速度,他由一个侍卫头领,晋升为国公,也仅十年不到。现如今一地诸侯,控制的疆域并不见得比西蒙弱上多少。说到名声,他吴明素有贤名,中西这几年迅猛发展,其下子民安居乐业,更增其仁厚之名。我空负国主头衔,在这方面,却不及他多矣。”
“中西四战之地,本不应如此。可现在南北二汉打成一团,西方又有于尘替他顶住压力,我们又和日泽拉火并,让本该狼烟四起的中西,却反常的出现了平静。五年前波斯东征,不但劳而无功,甚至连主帅都陨于战场,更让周边国家对其深为忌惮。如今,有能力找中西麻烦的,就剩下南蛮人了。”
呼延海叹息一声,接着道:“其实,南蛮人和吴明屡战屡败,前兵马大元帅希烈更陨于其手,双方按说早是死仇。可这几年,却和吴明相安无事,这就奇了怪了。”
那颜达摇了摇头:“若说相安无事,也不尽然,据安插在热内的探子说,南蛮国内对中西用兵的呼声很高。当年波斯东征时,其丞相陆丰就曾向帕卜里建言,趁着中西内部空虚之时,从望乡谷一带北伐。这事却遭到了继任元帅之职的优露特强烈反对。理由是中西空虚,南蛮多年征战,自身也虚弱不堪。如若强行交战,顶多两败俱伤,实则讨不了好。最后这事不了了之,未能成行。”
说到这里,那颜达苦笑一声:“有时不得不承认,吴明这家伙运气真的很好,难道真是天命眷顾之人?以至让他数次化险为夷。”
“中西的好日子到头了,”呼延海神秘的笑了笑:“最近几年,南蛮和波斯罢战,得以休养生息,一直在厉兵秣马,积极筹划北进。据探子说,这段时间,南蛮人在顿尔草原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这已是他们目前能动用陆战兵力总和,依臣估计,他们的目标,正是中西。”
“十万大军?”
那颜达心下一喜,而后又摇了摇头:“这数字看起来很多,但依我估计,南蛮人长于海战,恐怕连望乡谷一线都难突破。”
望乡谷是南蛮入侵中西的唯一通道,当年艾丝特就是在山谷伏击吴明,让前汉太子轩辕竟骨灰长眠于此。而南蛮前元帅希烈也是追击至此,被吴明反伏击,而至陨落的。吴明收复天青河以南后,也没闲着,一方面,派驻朱磊与邓格部镇守此地,另一方面,在望乡谷口修筑了大量军事设施,可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那颜达才对南蛮并不看好。
呼延海道:“依陛下之言,确实如此,但南蛮现任元帅优露特也是少年英才,天纵之姿,他和吴明之间的争斗,鹿死谁手还真难说。最好来个持久战,两败俱伤,那是最好了。”想了想,他又道:“要不这样,咱们可以着探子私下将望乡谷布防图献给南蛮,如此一来,则可增加南蛮人胜算。”
目前,中西和西蒙是盟军,所以中西对其他几地防范甚严,对西蒙却要松懈得多。望乡谷虽是军事重地,但中西与西蒙这几年互动较勤,找个理由参观一下此地,吴明自无不允之理。毕竟,这处设施在南方,防的只是南蛮人,而西蒙在北,就算翻脸也无用处,给其观摩也无妨。以有心算无心,要去参观一下,却也容易。
那颜达却有些迟疑:“这个,怕不好吧。咱们现在毕竟和中西是盟军,这样做的话,终究下作了些。”
他自诩光明磊落,就算将吴明视为生死大敌,却仍抹不开面子。呼延海顿时急了:“陛下,兵者诡道也。和中西的联盟之议不会长久,你知我知,就算是吴明,恐怕他心里也清楚,如今我们只是透露个布防图给南蛮,能有什么大事?”
那颜达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好吧,不过那图纸是两年前,中西军邀请我兵马司长伦库前去观摩时所画。受条件限制,难免只是皮毛,舅舅可还保管着?”
“在呢,”呼延海显然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这就是望乡谷布防图了。不过话说回来,布置得真是精妙,南蛮人要真想攻,光两个山头的四门巨炮,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那颜达从他手里接过图纸,看了看道:“中西有个鲁房,这人是鲁工之后,奇思妙想无穷,中西这几年不但出现了火炮,更有了火枪,据探子说,威力很是不错。我先拿去观摩观摩,明天你再来取,然后给达录送去。”
这世界的信鸽系统十分发达,西蒙在各国都有探子,以方便掌握别国动态,达录就是西蒙在南蛮的负责人。先前南蛮国的军事动态,就是他送过来的。
呼延海一拱手道:“陛下自便。”
走出御书房时,已是深夜,月亮斜挂在天阴山上,映得整个山头一片银白。万籁俱寂,只余几盏灯光在远方一闪一闪的,大概是夜晚执勤的士兵吧。大地一片素白,那颜达一身武艺早臻六段,黑夜视物直如白昼,这点夜色自然难不到他。他掏出布防图,借着月色边走边看,不由为里面的许多布置叫绝。心头感慨之余,更有些嫉妒。吴明这小子运气可真是好,据说这鲁房脾气很倔,目空一切,怎么就看他顺眼了呢?这家伙放着好好的工部侍郎不做,跟着吴明到了中西,最后折腾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物事出来。 ↑返回顶部↑
倭赫雷一向拙于言辞,此时却难得的顺溜,显然这话在心头已憋了许久。几个和他要好的将领对他连施眼色,他却视而不见。这几年,野风珍珠甚是跋扈,国内文武多有不满。倭赫雷莽撞之人行莽撞之事,看起来只是个意外,但未尝不是大多数人的心声。
废了野风珍珠,这何尝不是我之心愿?那颜达心下苦笑,面上却满是怒意,喝道:“五万人?楼居背靠大雪山,族人更是彪悍,几乎人人会武,全民皆兵。再说了,人家打不过了,往大雪山里一钻,你倭赫雷能怎么办?别说你去五万人,就是去十万人也不见得能拿下,还不给我退下。”
他转过头,对着其下的阿占古峰道:“就按我的意思回复野风国主,即刻去办。”
散会后,呼延海留了下来,见那颜达仍是沉着个脸,面色不愉。不由道:“怎么,陛下还在生倭赫雷将军的气?”
那颜达摇了摇头:“倭赫将军性格憨直,那是真性情的体现,我怎会和他计较。今日我虽按照舅舅你的意思做了,但在国内,持雷将观点的人大有人在,认为我泱泱西蒙,怎可一直仰仗他人鼻息存活。其实他们那里知道,我心头的苦。”
末了,他叹了口气:“忍,忍,忍!对西要忍楼居的跋扈,对南要对吴明假意奉承,对国内,还得忍受大臣的指责。天下最窝囊的皇帝,莫不过于我了。”
“陛下,快了,等你统一北蒙之时,就是问鼎天下之时。到时候,这天下就没人能阻止你了。”
“是么?”
那颜达苦笑一声:“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几年下来,却有些怀疑了。”
两人既是君臣,又是舅甥,呼延海自然知道那颜达忌惮谁,不由道:“陛下是指吴明?”
“是,”那颜达点了点头:“若论出身,他吴明在十几年前,还是一文不名,而我已是北蒙世子。可论崛起速度,他由一个侍卫头领,晋升为国公,也仅十年不到。现如今一地诸侯,控制的疆域并不见得比西蒙弱上多少。说到名声,他吴明素有贤名,中西这几年迅猛发展,其下子民安居乐业,更增其仁厚之名。我空负国主头衔,在这方面,却不及他多矣。”
“中西四战之地,本不应如此。可现在南北二汉打成一团,西方又有于尘替他顶住压力,我们又和日泽拉火并,让本该狼烟四起的中西,却反常的出现了平静。五年前波斯东征,不但劳而无功,甚至连主帅都陨于战场,更让周边国家对其深为忌惮。如今,有能力找中西麻烦的,就剩下南蛮人了。”
呼延海叹息一声,接着道:“其实,南蛮人和吴明屡战屡败,前兵马大元帅希烈更陨于其手,双方按说早是死仇。可这几年,却和吴明相安无事,这就奇了怪了。”
那颜达摇了摇头:“若说相安无事,也不尽然,据安插在热内的探子说,南蛮国内对中西用兵的呼声很高。当年波斯东征时,其丞相陆丰就曾向帕卜里建言,趁着中西内部空虚之时,从望乡谷一带北伐。这事却遭到了继任元帅之职的优露特强烈反对。理由是中西空虚,南蛮多年征战,自身也虚弱不堪。如若强行交战,顶多两败俱伤,实则讨不了好。最后这事不了了之,未能成行。”
说到这里,那颜达苦笑一声:“有时不得不承认,吴明这家伙运气真的很好,难道真是天命眷顾之人?以至让他数次化险为夷。”
“中西的好日子到头了,”呼延海神秘的笑了笑:“最近几年,南蛮和波斯罢战,得以休养生息,一直在厉兵秣马,积极筹划北进。据探子说,这段时间,南蛮人在顿尔草原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这已是他们目前能动用陆战兵力总和,依臣估计,他们的目标,正是中西。”
“十万大军?”
那颜达心下一喜,而后又摇了摇头:“这数字看起来很多,但依我估计,南蛮人长于海战,恐怕连望乡谷一线都难突破。”
望乡谷是南蛮入侵中西的唯一通道,当年艾丝特就是在山谷伏击吴明,让前汉太子轩辕竟骨灰长眠于此。而南蛮前元帅希烈也是追击至此,被吴明反伏击,而至陨落的。吴明收复天青河以南后,也没闲着,一方面,派驻朱磊与邓格部镇守此地,另一方面,在望乡谷口修筑了大量军事设施,可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那颜达才对南蛮并不看好。
呼延海道:“依陛下之言,确实如此,但南蛮现任元帅优露特也是少年英才,天纵之姿,他和吴明之间的争斗,鹿死谁手还真难说。最好来个持久战,两败俱伤,那是最好了。”想了想,他又道:“要不这样,咱们可以着探子私下将望乡谷布防图献给南蛮,如此一来,则可增加南蛮人胜算。”
目前,中西和西蒙是盟军,所以中西对其他几地防范甚严,对西蒙却要松懈得多。望乡谷虽是军事重地,但中西与西蒙这几年互动较勤,找个理由参观一下此地,吴明自无不允之理。毕竟,这处设施在南方,防的只是南蛮人,而西蒙在北,就算翻脸也无用处,给其观摩也无妨。以有心算无心,要去参观一下,却也容易。
那颜达却有些迟疑:“这个,怕不好吧。咱们现在毕竟和中西是盟军,这样做的话,终究下作了些。”
他自诩光明磊落,就算将吴明视为生死大敌,却仍抹不开面子。呼延海顿时急了:“陛下,兵者诡道也。和中西的联盟之议不会长久,你知我知,就算是吴明,恐怕他心里也清楚,如今我们只是透露个布防图给南蛮,能有什么大事?”
那颜达想了想,叹了口气道:“好吧,不过那图纸是两年前,中西军邀请我兵马司长伦库前去观摩时所画。受条件限制,难免只是皮毛,舅舅可还保管着?”
“在呢,”呼延海显然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这就是望乡谷布防图了。不过话说回来,布置得真是精妙,南蛮人要真想攻,光两个山头的四门巨炮,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那颜达从他手里接过图纸,看了看道:“中西有个鲁房,这人是鲁工之后,奇思妙想无穷,中西这几年不但出现了火炮,更有了火枪,据探子说,威力很是不错。我先拿去观摩观摩,明天你再来取,然后给达录送去。”
这世界的信鸽系统十分发达,西蒙在各国都有探子,以方便掌握别国动态,达录就是西蒙在南蛮的负责人。先前南蛮国的军事动态,就是他送过来的。
呼延海一拱手道:“陛下自便。”
走出御书房时,已是深夜,月亮斜挂在天阴山上,映得整个山头一片银白。万籁俱寂,只余几盏灯光在远方一闪一闪的,大概是夜晚执勤的士兵吧。大地一片素白,那颜达一身武艺早臻六段,黑夜视物直如白昼,这点夜色自然难不到他。他掏出布防图,借着月色边走边看,不由为里面的许多布置叫绝。心头感慨之余,更有些嫉妒。吴明这小子运气可真是好,据说这鲁房脾气很倔,目空一切,怎么就看他顺眼了呢?这家伙放着好好的工部侍郎不做,跟着吴明到了中西,最后折腾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物事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