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板斧6(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臣所举荐之人,娘娘也认识。就是李源,原北伪镇北将军,黑旋风李源。”
  “李源呀,”太后一呆,但马上道:“本宫没问题,不过太师曾言,李将军心伤妻女之死,一直未曾痊愈,他身体成么?”
  李源太有名了,吴明就算想藏也藏不住,从他被中西救下之时起,吴明就向太后发了份邸报,详细阐述了李源之事。他虽是北汉叛将,但家中妻女俱都亡于李铁之手,忠诚上自无问题。而他虽和吴明私交甚好,但在十二年前,曾带兵阻敌于达雅行宫之下,为吴明活捉帕卜里争取了时间。此战,李源赔上了一只眼珠,黑旋风从此变成了独眼龙。事后,太后曾亲自许诺,说皇家欠他一命。回到南宁后,李源最后虽回了京都,但太后为留下他,可说殚精竭虑。这里面,李源本领不凡是一方面。还有重要一点,也有将他留在南宁,方便就近报恩的意思。
  吴明道:“李将军身体已然大好,上午还曾找臣,希望重返战场,在京都攻城战尽一份力,以雪家仇。”
  太后忙道:“这可怎么行,李将军逢此大变,就算身体恢复,精神上肯定也有不足。战场上刀枪无眼,稍有疏忽就可致命,现在实不宜让他冒险。”说到这里,她盯着吴明,目光灼灼的道:“本宫愿恢复李源镇北将军之衔,由他主持调查贩卖朝廷战马之事,太师以为然否?”
  李源毕竟是吴明抓住的,他要死撑着不放人,朝廷还真拿他没办法。所以人虽是吴明举荐的,但太后却怕他改了主意。那知吴明甚是干脆,只是道:“娘娘圣明。”
  吴明竟同意了?
  要不是场合不对,太后真有大笑一场的冲动。不论从名望还是能力,李源都称得上一代名将。要不是吴明这几年名声太响,黑旋风可说独领风骚,就连中西的四大金刚,都有所不如。
  也难怪太后有些忘形。中西名将如云,朝廷除了个*能拿得出手外,其他人在中西面前,简直不堪一提。如果李源能加入朝廷一方,有他和*保驾护航,朝廷在将领这一块,压力将小得多。
  太后已有些迫不及待,朝侍立在旁的小柱子吩咐道:“即刻拟旨,封李源为镇北将军,主持调查成州贩马之事。”想了想,她又道:“准他便宜行事,在成州马场招募士兵,组建骑兵。”
  小柱子行了一礼:“是。”一甩拂尘,下去找执笔太监去了。
  得了李源,太后心情大好,索性卖了个好:“商督,成州贩马之事,错不在你。就算没有商家,红丰也会找李家,张家卖马。不过你失察之罪可少不了,这样吧,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商羽坤富可敌国,区区一年俸禄,他岂会在乎?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抬头看了吴明一眼,又跪下磕了个头:“谢娘娘隆恩。”
  看着他起身回到座位上。吴明心里不禁有点空落落的。商羽坤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为自己好,自己这样对他,到底是对是错?
  这时,太后在座上道:“列位将军,请入座,今日尽欢而罢。”
  那班女乐又出来了。六个身穿绸衫的女子,吹奏起一支欢快的乐曲。正是《春归》,此曲多见于婚娶场合,节奏欢快。当年吴明迎娶祝玉清,祝淮大肆铺张,请了近百个侍女身着宫装,一路载歌载舞,将祝玉清送到统领府。太后命奏此曲,似要将刚才的肃杀冲淡一些。
  吴明又举起一杯酒。葡萄酒还是近几年从波斯传入的,味道甘美无比,比之南蛮的山竹果酒,可说各擅胜场。不知为何,吴明想起十二年那场南征了,当年也是太子主持的一场酒宴,到场的也是各路将领,酒虽换了,但个中味道,又变了几分?
  换汤不换药,大抵如是吧。
  葡萄酒自然是冰镇的好喝,这酒盛在一个玻璃杯中,底部则放了一大瓢冰,让酒保持低温。吴明倒了一杯,一饮而尽,酒冷得沁牙,滚喉而下,却如一道烈火在心头燃烧。两个身着红黄纱衣的女子则在帐中曼舞,营帐之内,春意溶溶。可是,他心底极不舒服。中西有简飞扬,自不能再要李源,将其推荐给朝廷,也能让他一展所长,自己为何会不高兴?
  一曲《春归》完毕,太后又换了几首曲子。这些舞女是帝宫特训,跳起来欢快活波,比寻常舞蹈要好看得多。吴明家中四个夫人各擅胜场,日日熏陶之下,眼界也高了许多。但也看得目眩迷离。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每个人都多喝了些,人也有些熏熏然。吴明小酌了几杯,眼角看去,就见*神定气闲,虽仍看着舞蹈,但眼中一片清明。杨易是根本不碰酒,笔直坐在哪里,目不斜视。简飞扬据案大嚼,人也疯疯癫癫,但他一向如此,倒不能当真。
  奇怪的是,商羽坤也醉了,此时正趴在案上,呼呼大睡。他酒量甚宏,按说绝不至于如此。由此看来,多半与刚才之事有关了。吴明看着,心下又是一疼。
  太后也微有醉意,忽然笑道:“昨日全赖各位死战,才未让李贼奸计得逞。今日黑旋风来投,朝廷又添一员大将,本宫着实高兴。来人,再添酒来。”
  军中平时是不得饮酒的,因为敌军随时会攻来。就算要激励士气,开开庆功宴什么的,也很小心在意,对酒有严格限制。太后如此做,已有些放浪形骸了。吴明暗自苦笑,太后强势,有时候甚至不讲理。但以她现今的身份,仍念着李源当年的好,也算恩怨分明,李源跟着他,也许真比呆在自己这边好得多。
  不知过了多久,宴会终于结束了。不论是朝廷的,还是中西的将领,都纷纷过来告辞:“太后,太师金安”之声不绝于耳。好不容易送走了所有人,吴明这个太师起身向太后告辞。
  太后道:“免礼。”她嘴唇动了动:“谢谢你,吴明。”
  吴明一呆,太后毕竟只是个三十出头的少妇啊,此时的她,才离真实的一面近些吧。他行了一礼,只是道:“娘娘,你多保重。”然后退了出去。
  走出营帐时,想到太后那愣愣的,欲言又止的眼神,吴明眼睛一酸,几乎落泪。回不去了,他不再是那个一心追寻武道的侍卫,她也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太子妃。不管是太后还是太师,身上都背了太多的包袱,沉甸甸的。
  一直守候在外面的亲卫一下围了上来。六月的气候,已经很热了,可毕竟是北方,夜深了犹有寒意。外面的冷风一吹,倒舒服些。吴明在亲卫的搀扶下,正准备上马,一个声音冷不丁的响起:“太师。”
  那是*。
  吴明扭过头,看着他带着两个亲卫从黑暗中转出来:“杨将军,有事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