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儿》的配乐就很完美,沈娇宁提议:“团里能不能请其他地方的老师作曲?《女儿》的配乐是五七干校的金先生夫妇写的,他们收费很高,但曲子质量也很高,电影版直接用了舞台版的配乐。”
  孟良吉闻言看着她:“你……还不知道吗?”
  “什么?”
  “金先生去年就过世了啊。”
  沈娇宁惊得脱口而出:“怎么会?我前年秋天请他作的曲,当时他还健康得很呢?这怎么可能?”
  “他是因为肝脏移植手术。”孟良吉叹气,“金先生夫妇原来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后来学校被撤了,他们被下放到地方五七干校,条件很不好。他儿子出生后一直有病,拖着没治,一直发展到需要移植肝脏。他们直到全国五七艺术学校建校才被调回京市,金先生一直在筹钱,后来终于筹够了……”
  沈娇宁听得有些呆滞,金先生筹的钱里,也有《烈火英雄》和《女儿》的两笔钱。
  “然后呢?”
  “去年团里开始招生前,我一直在京市进修学习,也去看了金先生,他那会儿正动完手术,看着还好,直到我走的时候都还好——到七月忽然没了。”
  沈娇宁后悔了。
  她原本去年的京市之行,是留了时间去拜访金先生的,只是到的第一天汪部长找她,走的时候又跟沈首长闹得心情沉重,这才打消了念头,回去给他们寄了道谢信。
  当时她没有收到任何回音,还想也许是这样的大作曲家每天收到的感谢信太多,没有回复的习惯,没想到当时他正面临着这样的变故。
  虽然她知道,就算去看望了病床上的金先生也并没有什么作用。可这样突然得知一位作曲家的故去,还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我其实一直想着,新舞剧也让他来作曲呢。”
  季玉兰在旁边拍拍她的肩:“咱们文工团自己就能作曲的。”
  孟良吉道:“不过好在他儿子活下来了,金夫人也算有个寄托。”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故人已去,沈娇宁除了惆怅无可奈何。
  配乐的事就交给了团里的作曲人员来,沈娇宁听了,觉得还不错。
  这一次的舞剧,沈娇宁想在舞台上进行创新,就是她第一天到舞美队学习的,跟教员提过一句的舞台。
  她跟舞美的文艺兵及教员说:“是在舞台上加一个螺旋上升的圆形小舞台,演员们从这里走上去,一直到这个点,是整个舞台的最高点,然后又能从这里下来。这个台就象征大自然,它和人类的拉锯战就围绕这里展开。”
  教员果然又问:“演员在上面跳,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的,这里都是慢舞,《白毛女》里不是还有从庙里跳下来的?这个最高点不超过贡品台的高度就行。”
  “这样的话,可以试试。”
  舞美队经过批准后,就开始给他们做舞台。
  六月中旬,舞台完成,是在大礼堂舞台的基础上做的,舞美队喊她过去验收。
  舞台还没有上色,是木板的颜色,沈娇宁走上去跳舞试了:“可以。”然后根据舞台把一些动作和走位进行了调整。
  舞蹈队的人看见这个舞蹈,都惊讶极了,他们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台子上跳过舞。
  沈娇宁站在小台上给他们介绍:“这里可以走下去,出口在观众席背面,他们看不到,只能看到这个上来的路。跳笛子舞的九个女兵就从这里走上去,再从这里下来,实际只有九个人,视觉效果却有好多。”
  她走了一圈给大家看:“大自然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