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主任的讲话结束后,大家在回去的火车上,还在互相表明自己要努力一直留在部队的决心。
  沈娇宁看着他们,觉得自己心里像是有一本日历。
  现在日历已经翻到了1974年,这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再过短短几年,国内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正说着“一定要留部队”的人,有不少都改行去做生意。
  元静竹靠在沈娇宁身边说:“别人我不敢保证,反正宁宁肯定是会一直跳舞的。”说到这里,她忽然问,“哎,宁宁,那你以后生不生孩子呀?”
  这下好些人都往这边看过来,连教员们都看着她。
  生育对女舞者的影响,大家都很清楚,也都想知道,像她这样卓尔不凡的舞者会如何选择。
  季玉兰跟元静竹知道她跟顾之晏的关系,对她的回答不仅仅是好奇,甚至都想作为参考,自己以后对比适用。
  结果沈娇宁很无辜地看了她一眼:“要不是你突然问我,我根本没想到过还有这个问题。”
  “不会吧。”立刻有人说,“我们可不信,这怎么可能没想过呢?你要是说不生,我们也都理解你。”毕竟是那么厉害的舞者,要她放下舞蹈去生孩子,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不不不,我是真没想过。”沈娇宁说,“因为一直忙着跳舞,可能舞蹈已经快把我的脑子占满了。”
  杜思远立刻说:“这个我作证,她跳舞简直不要命,我们每天练舞都够呛,她不但练舞,还编舞,跟舞美队那边沟通,写稿子,那可不就没时间想些乱七八糟的。”
  “你们还说呢,一专多能的培养都没能让你们少点杂念。”季玉兰道,“多向人家学习学习!”
  沈娇宁其实挺意外元静竹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过这个年代,很多女舞者都想结婚生子,对这些事情比较在意,她也理解。
  话题从她身上绕开,沈娇宁继续算时间。
  如果要成立芭蕾舞团,最快是哪一年?
  她划了一个区间,76年到80年。
  成立舞团需要资金,她的消费水平不算高,甚至除了在身体保养、营养和衣着这些不可避免的支出以外,她几乎无欲无求。也是因为时间全用来跳舞,脑子都用来构思舞蹈,连花钱的时间精力都抽不出来。
  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足够花销,还能存下一半,去年繁花杯几个奖项的奖金,合计有三百,加上之前没花完的钱,一共有七八百。
  这么一算似乎挺多,但真要创办舞团肯定远远不够。好在还有时间,她觉得自己这两年还能存下不少。
  第108章 《守护》3 比赛结果
  沈娇宁沉浸在对芭蕾舞团的幻想中, 季玉兰看到她的样子,却心想,幸好提前跟顾之晏提了这一点。
  元静竹却很遗憾, 她正在思考这件事。
  沈娇宁的想法向来很有道理,听她的准没错, 可这回她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自己也就少了一个参考的标杆。
  回到部队文工团, 大家又回到了原来每天练功、向“一专多能”发展的日子。虽然奖项未定, 但是文工团的领导们决定,把《森灵》列为过年演出的剧目之一,等下一次过年, 就在省会歌舞剧院演出,让本省人民看看他们部队文工团的实力。
  而小作品《守护》,也被安排进了歌舞节目单, 这个小作品只需要一个小圆台, 效果却并不逊于全本舞剧,可以用来在歌舞演出中压轴。
  沈娇宁暂时清闲了很多, 晚上也不再每天都自己偷偷练舞,一周总有几个晚上会跟在舞美队好好学习。
  她发现舞美队的文艺兵和他们这些从小跳舞的人性子不太一样, 更直白爽朗。他们在文工团里总是被指挥去做各种力气活儿,除了平时抗灯、抗箱子,有时候大礼堂有演出,观众席凳子不够, 也会喊舞美队上, 这些事情从来没轮到过舞蹈队。
  舞美队的人喜欢用“工人”自称,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专门服务另外几个队的。
  沈娇宁告诉他们,舞美队既然也是一个队, 他们跟其他队就应该是平等的。舞美的前景很可观,平时有空可以多设计设计,哪怕用不上,打发时间也是好的。
  “对舞台的想法完全可以再大胆一些,现在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但是好作品一开始不都是这样的吗?超出常规,也许会失败,但也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