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事 第574节(3 / 4)
听说元献皇后的移灵之日,定在了吴恙认祖大典之后。
——陛下大约是希望到时吴恙能够以原本的身份,来护送元献皇后的灵柩吧。
耳边风声沙沙,许明意下意识地转头望向窗外。
立夏刚过,院中那株银杏正清清凉凉地摇着它的树叶。
再有十五日,便是六月初八……
许明意在心里数着。
那一日,是吴恙回家的日子。
……
而比认祖大典来得更早几日的,是一道被送到庆云坊许家的封赏圣旨——
除却无数肯定赞誉、金银田帛之外,另着封镇国公许启唯为东阳王,赐封地,不减兵权,行世袭罔替之制。
这是大庆开国以来,除定南王府之外的第二位异姓王。
然满朝上下,未有半声异议。
满打满算,新皇登基已近两月,这道封赏实则已算是迟了的。
有功者,皆已论功行赏罢,而称得上功劳最大的许家却是最晚的一个。
百官心知,这份赏赐断是不可能被漏掉的,新帝迟迟不见旨意,多半是另有思量。
等到现下,则终于明朗了。
赐封王位,实则亦在不少人预料之中,到底功劳摆在这里,再想往上封赏,封王已是必然之事。
至于不减兵权——或可解释为到底是刚站稳脚跟,为安人心有些事情的确不宜操之过急。
可赐封地于东阳……
东阳之地虽不比宁阳来得富庶,却也称得上富饶通达,且众所皆知那是许家的祖籍所在,也是当年许启唯的发迹之地。
让许启唯回东阳,便等同任由其扎根于根源处……
这根往下一扎,可就深了。
甚至可以预见,数代下来便是第二个宁阳吴氏,蜕成真正根基牢固的世家。
新帝于其中的用心,是极值得思量的。
甚至让他们那个关于不减兵权的猜测立时显得狭隘且自以为是了。
这些且是外观之人的看法,而这个封赏究竟是如何定下来的,没人会比许家人更清楚——
第656章 谢无恙
许明意知道,这个决定不单单是新帝一人的想法,更是自家祖父的选择。
准确来说,是双方商议着定下的结果。
离开京师,的确是祖父之意,但封地选在东阳,却是陛下的决定。 ↑返回顶部↑
——陛下大约是希望到时吴恙能够以原本的身份,来护送元献皇后的灵柩吧。
耳边风声沙沙,许明意下意识地转头望向窗外。
立夏刚过,院中那株银杏正清清凉凉地摇着它的树叶。
再有十五日,便是六月初八……
许明意在心里数着。
那一日,是吴恙回家的日子。
……
而比认祖大典来得更早几日的,是一道被送到庆云坊许家的封赏圣旨——
除却无数肯定赞誉、金银田帛之外,另着封镇国公许启唯为东阳王,赐封地,不减兵权,行世袭罔替之制。
这是大庆开国以来,除定南王府之外的第二位异姓王。
然满朝上下,未有半声异议。
满打满算,新皇登基已近两月,这道封赏实则已算是迟了的。
有功者,皆已论功行赏罢,而称得上功劳最大的许家却是最晚的一个。
百官心知,这份赏赐断是不可能被漏掉的,新帝迟迟不见旨意,多半是另有思量。
等到现下,则终于明朗了。
赐封王位,实则亦在不少人预料之中,到底功劳摆在这里,再想往上封赏,封王已是必然之事。
至于不减兵权——或可解释为到底是刚站稳脚跟,为安人心有些事情的确不宜操之过急。
可赐封地于东阳……
东阳之地虽不比宁阳来得富庶,却也称得上富饶通达,且众所皆知那是许家的祖籍所在,也是当年许启唯的发迹之地。
让许启唯回东阳,便等同任由其扎根于根源处……
这根往下一扎,可就深了。
甚至可以预见,数代下来便是第二个宁阳吴氏,蜕成真正根基牢固的世家。
新帝于其中的用心,是极值得思量的。
甚至让他们那个关于不减兵权的猜测立时显得狭隘且自以为是了。
这些且是外观之人的看法,而这个封赏究竟是如何定下来的,没人会比许家人更清楚——
第656章 谢无恙
许明意知道,这个决定不单单是新帝一人的想法,更是自家祖父的选择。
准确来说,是双方商议着定下的结果。
离开京师,的确是祖父之意,但封地选在东阳,却是陛下的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