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6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第一个办理的就遇到了难题,那位女工作人员说道:“转户口回去,谁接收你?”
  最前面的是个中年妇女:“我村里接收!这不是有大队开的接收证明!”
  “光有证明不行。”女工作人员解释道:“你得有投靠人,父母或者夫妻都可以!”
  中年妇女说道:“我父母户口不在村里了,我和我对象户口也都从村里专出来了。”
  女工作人员又解释一句:“这样就不行了,你没有投靠人,没法证明你是这个村的,这个没法给你办!”
  中年妇女急得眼睛都红了,好在知道这是派出所,不是撒泼的地方,忍着让到一边,翻出手机开始打电话找人。
  轮到后面的人办理,不少人事先找大队开好了证明,又有投靠人,符合规定,自然能把户口转回去。
  但户口转回到村里,也是非农业户口。
  最近两年,上面的规定开始调整,农转非渐渐容易起来,非转农却越来越难。
  等再过上几年,非转农那叫难比登天。
  许多不符合规定的,开始忙着找人托关系,赶紧的把户口转回去。
  这要是村里真被吕家村吞并了,好处不是一般大。
  陆所今天上班以后,例行每个办公室转一圈,来到户籍办公室这里,拥挤的人叫他相当意外。
  除了新生儿、结婚、上学和死亡,户籍这边其实动的很少。
  “啥情况?”陆所问维持秩序的一个联防。
  联防赶紧说道:“大部分都是等着转户口的。”他多加了一句:“吕家村附近的。”
  县里准备引进香草园与鲜花港项目,陆所作为全县第一大城关派出所的所长,早就得到相关消息,听到类似的传言了。
  这些传言能出来,肯定是有一些人故意流传到社会上的,具体是真是假,不好说。
  陆所听了一会户籍室里面的议论,哑然失笑,这帮人想的太简单了,也把吕家村那帮人的觉悟和道德品质想的太过高尚了。
  他还在大学城所的时候,就经常跟吕家村的人打交道,这个村有股子传统,从吕春身上能看出来,从吕冬身上能看出来,从吕振林身上能看出来。
  哪怕从吕建仁那个像大混子的家伙身上,也能够看出来。
  可能是吕家村老一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宗族教育的关系,这些人对村里人和对村外的人,往往是两个态度。
  现在这群外村的人,想要沾吕家村的大便宜,那几个领头的就未必愿意。
  如今这社会形势,坐在领导位置上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懂一点点经济发展大势。
  陆所大致有个认知,吕家村可以带动周围的村庄发展,可以让周围的人依托吕家村的产业建立相关的配套产业,现在一群外来户,想要加入成为吕家村的一员,躺着分享吕家村的发展成功,以吕家村那帮人,能答应下来?
  陆所跟吕家村的人非常熟悉,在这看了一会,回到办公室里,拨通了吕冬的电话,简单聊了几句。
  这种事,弄不好就是一场风波。
  对他来说就是打个电话的事,却能叫吕家村那边的人记个好。
  中午十一点半,这边户籍室关门下班,不再让人进去,许多人没有走,问明下午两点上班以后,干脆就等在这里。
  过来的人不少,排队排在前面,下午立即就能办完了,总不能明天再跑一趟,太耽误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