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69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振飞咳嗽两声:“三哥,这有啥好想的,你要不去,难道叫小辈去?你要小辈的人以后咋在村里抬头见人?还不整天叫人戳脊梁骨!”
  吕冬干脆从实际出发:“三爷爷,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拿到了这些荣誉,在村里坐镇,要年纪有年纪,要辈分有辈分,要资历有资历,谁来了不得听听你的意见?换成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效果?”
  中国的社会环境,年龄与资历向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李文越接着来了一句:“咱们发扬民主,要不搞个投票,党员人人投一票。”
  会议室里的人都笑,投票的第一人选除了吕振林还能有谁?
  “那行吧。”吕振林浓眉如剑:“我就顶上去。”
  吕冬笑着说道:“三爷爷,总不能咱村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第一个上,遇到好事你就退缩,没这样的道理。”
  吕振林看他一眼:“行了,你就给我少说几句!”
  吕冬不说话了,反正结果达成了。
  今天的会议就一个主题,形成决议,也就散会。
  党员是村里各个位置的骨干人员,不过两三分钟,大部分人就陆续离开,回到各位的岗位上去工作。
  李燕燕邀请吕冬有空去旅游文化公司那边看看。
  吕冬应下来,跟吕振林说了几句话,跟着李文越去了办公室。
  李文越问道:“村里报上去,拿下来的可能多大?”
  吕冬接了一杯纯净水,说道:“一套这边我联系过,很快就会去录制节目,三爷爷过去,基本上就能定下来。”
  他喝了口凉水:“劳模那边不好说,但想来问题应该也不是很大。”
  李文越问道:“年龄很重要?”
  吕冬说道:“文越,你想想,这么些年了,你见过几个二十岁出头的劳模?”
  李文越仔细回想,貌似真没有。
  吕冬拉开椅子坐下,说道:“三爷爷为村里的事操劳一辈子,这些是他应得的荣誉,也是对三爷爷一生的肯定,咱们这些人都还年轻着呢,以后有的是机会。”
  李文越说句实话:“要不是三爷爷拢住人心,咱村在穷的叮当响的时候,人心就散了。”
  吕家村始终都不是个大村,人口数量在太东的农村来说不算多,哪怕放在青照县里,宁秀镇人口上两千的大村少说也得十来个。
  但吕家村人员结构相对简单,人也比较团结,这也是吕家村能够成事的一个关键。
  再就是领头人。
  放在农村这种地方,一个支书或者村长的能力,直接决定这个村子的发展如何。
  这一点都不夸张。
  能力之外还有品性,发展起来的村庄有不少,最终不变成家族企业的,却不容易。
  除了这些,想要发展,上面还要有人,这是起步发展过程中,能否立得住的根。
  众所周知,这点非常重要。
  吕家村目前过了这个阶段,可以说获得了巨大的宣传和政策优势,以前是在跑着发展,以后就是坐上汽车发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