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以其他的标准来衡量,就会知道他们其实很优秀。
  比如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都很不错的!
  春课的时候他们对新的难度还不适应,不过三个月左右的样子,就完全消化了这种难度,这是肉眼可见的进步了!
  只是适应归适应,难度却是不会变化的,艰涩的东西始终艰涩,不会因为熟悉了就变得容易。就像是高考时数学的十三分大题,适应了之后不会再像第一次遇到时那样不知所措,但面对最后一问时大多数的‘普通学生’依旧只能尽力为之。
  尽力为之的意思是能解多少是多少,拿步骤分吧……
  所以甘甜现在提到预课,就是往王初平的心上扎了一针,天知道他不是因为胸有成竹才八卦起祝八百他们的事的,纯粹只是因为太过好奇,外加控制不住这张嘴啊!
  然而他张了张嘴,最终也没能解释这件事的真相…感觉不管怎么解释都很难的样子。
  第二天预课开始了,一点儿也不意外的,这就是个令人头秃的过程。
  这个时候王初平也忍不住怀念起小时候,他是个早熟的孩子,小时候就觉得自己的一生一眼看的到底——作为一个州牧的众多儿子之一,没有继承州牧之位的可能,他的人生估计就是安安分分、富贵享乐了。
  真无聊,这是当初的想法,以至于后来知道自己有修仙的天赋,着实兴奋了一把。
  至少人生会变得有挑战性许多吧…现在看来确实很有挑战性,只是太过有挑战性了——这么困难的人生真的有些吃不消啊!
  预课的难度并不比上次春课更难,如大家预料的维持在了同一难度上,只不过是考察到了春课之后学的新内容而已。但即使是这样,也足够大家叫苦连天了!
  甘甜心里倒是对于这次预课有些失望,有难度的考试,但也仅此而已了,缺乏令人欣喜的部分…上次春课让她有了挑战极限的感觉,恰好才在极限的边沿上,考试的时候觉得很有挑战性,考完之后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但是适应了那样的难度之后,这次就游刃有余的多了。
  就像其他弟子适应了一样,甘甜又不是死的,自然也会适应。
  不过心里这样想是这样想,甘甜并没有说出来——她虽然神经粗壮,却不是傻瓜,这样的话说出来是要犯众怒的!
  要说这次预课有哪门稍微有意思一些,大概就是炼丹了。
  同为新修炼的‘外三门’之一,炼丹这门术法存在感其实比符箓、炼器都要高些!炼器吃亏在‘小众’上,如果不是打算成为炼器师,大约也就是学个一两年而已——仙府的修行也分必修和非必修的,外三门初学时都是必修,但是有了一个基础之后就非必修了。
  为了将有限的精力投注到当下更重要的修行中,在粗粗了解之后仙府弟子就会放弃继续学习外三门这类术法。别说大多数修仙者不可能做到门门精通,本就会有选择的放弃,就算是目标定在炼器师、符箓师、炼丹师之类的弟子,也会考虑要不要现在就扎进去。
  仙府是给修行生涯打基础的地方,有些东西不这个时候学,将来再捡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但有些又不同了,稍迟一些去学也不算迟,这个时候做出一些取舍也算是正常。
  炼器小众,符箓就要大众许多,事实上符箓本就是任何一个修仙者都要了解的东西,不成为符箓师也要用符箓,或者自己画一些简单的符箓。但符箓这门术法独立性太低了,它属于分支出去的,这一点上天生腰杆子不硬!
  这类似于肝胆外科之于普外科,表面上看是综合性医院里两个不同的并列科室,实则前者是从后者分裂出去的!
  符箓一方面是从‘法术’这门修行中分出去的,另一方面还得面对‘文法’的侵蚀!文法学到后面就会脱虚向实,不再是作为基础的纯粹理论,而具有实践能力——言出法随这就是文法的最高追求!
  向最高追求去的过程中,文法的很多内容其实就是符箓的东西,符箓还不能因此说什么!因为符箓很多内容从文法而来,不是文法占了符箓的地盘——事实就是符箓的江山很早以前有一大块本就是文法的。
  相比之下,炼丹术绝对是最有存在感的!
  足够大众,即使是仙药主要靠买的修仙者也会掌握一些常用的、初级的仙药炼制,至于辨认各类药物、成药更是基本功一样的存在。另一方面,炼丹术也是独立发展而来,自有一片气象!
  真正说起来炼丹术也确实是外三门中来头最大的,上古时炼丹术才是修仙者的本命术法之一,可以与‘法术’并列呢!
  主要是那时的修行对仙药的依赖性太大了,而且对修仙的探索太初级,巫师们是真的相信吞食丹药成仙的法门——这里的仙和现在的仙不太一样,是寿与天齐、无拘无束,可以搬山填海的那种‘仙’。
  这样一来,对炼丹的兴趣可想而知有多大!有了这样的兴趣,炼丹术很是迈进了发展快车道,成为了最先走向成熟的法门。
  如今炼丹术的地位依旧不低,只是比起当初,这也算是没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