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宏声重重点头,笑起来,带了些孩子气:“阿姐,我一定认真念书,以后考了功名,叫旁人都不敢欺负你跟娘。”
  他年纪小,不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总做出一个小大人的模样来,说起来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初中生罢了。秦舒在他这个年纪,绞尽脑汁的想些主意来少些一点功课,多看一点动漫。
  两个人说开了,坐着吃了会儿点心,便见外头周母周大娘打着伞从外头回来。
  她这次回乡下穿了一身新做的绸子衣裳,早早买了布料回来,自己新手剪裁的,还往压箱底的箱子里取了二两重的银镯子戴上。
  秦舒同周宏生两个人听见响动望出去,就见周大娘发髻也散了,身上的裙子也叫沾了半裙子的泥水,细细看,连脸上都叫人抓了几条血痕,整个人好不狼狈。
  周宏生下了一跳,忙出去扶她:“娘,你不是回乡下走亲戚了吗?你上哪儿打架去了?”
  第36章 绣娘路  有名的歌舞人家,专做瘦马生……
  周大娘先站在外头, 用竹篾子刮了刮鞋底的厚泥土,进得屋子来,灌了两大杯茶水, 这才掐着腰道:“你大伯娘那个老俿婆, 我早瞧她不上,以前打量自己占了个长嫂的名头, 动不动寻我的晦气,我这次回去可给了她一回好看了。”
  她生得并不好看, 凸嘴龅牙, 原先在园子里时, 不过外院的大厨房里打杂, 本来是留不下来。因为老太太夸过一回,她做的豆腐羹好吃, 这才叫配了人留在园子里当差。
  如此过了几年,一日里往三爷院子里送饭菜,叫撞见三爷同武大家的媳妇儿鬼混。三爷一向怕三奶奶, 怕嚷嚷出去,反说周大娘手脚没有个轻重, 打碎了禹王府送来的琉璃盏, 要把她发卖出去。
  那个时候秦舒也不过才十三、四岁, 心里头明白缘由, 又见她可怜, 便同三奶奶道:“这个下人倒无足轻重, 只是老太太夸过她一句。咱们园子里, 也向来只有买人的,卖人的时候到少,再则, 她要卖出去,只难保不会编排府里。倒不如打她几板子,不止她,连同她男人都放了身契,他们保准回老家去,不会乱嚼舌头。”
  那时节秦舒才接了老太太库房的钥匙,三奶奶见她也说情,免不得给了个面子,拉着她的手:“好姐姐,我才嫁进来,不懂这些,难为你提醒我。既然老太太夸过她,我们就少不得尊重些。不过她的确是犯了错,就按姐姐说的,放出府去算了,也算全了咱们这等门第的慈悲之心。”
  秦舒亲自送了她们夫妻出园子,又自己额外拿了十两银子给他们,也算是做一桩好事。
  因为这桩缘故,秦舒在镇江府的时候,想着一个落脚的地方躲个一、两年,便立刻想到了周大娘这个实诚人。
  周大娘注定与寻常的审美无缘,生得膀大腰圆,见着秦舒又在做绣活儿,啧啧两声:“怎么没有个歇息的时候?不说我卖豆腐,便是街面上杀猪的,也每月里歇一日呢?哎,日做夜做,当心不到三十就熬坏了眼睛。”
  秦舒放下针线,笑:“娘去乡下做什么了?怎么这么高兴?”
  周大娘见秦舒叫自己‘娘’,几个月了还是有点不习惯,不过说到乡下,她顿时神采飞扬起来:“你们姐弟两个今儿真该随我去,亲眼瞧瞧老太公那张势利脸,瞧你们大伯娘一张脸被气成猪肝一眼的颜色。啧啧,真是解气,比吃北边的人参还养人呢。”
  她如今卖豆腐为生,秦舒做绣活儿,每月里又给她一两银子的家用,加上乡下分的田地里的进项,倒是比原来过得宽松多了。
  周大娘翘着二郎腿:“老太公说是要修祖坟,每家每户都要出银子,我是没什么的,只是当初你大伯娘指着鼻子骂我不是周家的人,我如何出银子。管叫她给我斟茶赔罪,我才肯出。”
  夏荷外头送豆腐回来了,拍着手笑:“大娘,就该这样,好好打他们的脸,咱们不是白叫人欺负的。”她本不是这家的人,是北边逃难来的,家里都死绝了,只剩下一个人,周大娘瞧她可怜,把她收留在家里。
  周大娘笑着点头:“你说得对,下回带了你去,叫你瞧了也出出气。”
  秦舒哭笑不得:“到底是一家人,虽然有些口角,但是乡下的地还得劳烦人家照看,不要闹得太过。”
  周宏生也这样赞同:“娘,阿姐说的有道理,要是得罪狠了,撒秧苗的时候动动手脚,咱们那几亩水浇地哪儿有收成。”
  秦舒见她气不顺,端了茶道:“也不必做这些口角,每年祭祖的时候,您就穿得光鲜富贵的回乡下去,就能惹得大伯娘睡不好觉了。您现在过得比大伯娘好,您过得越好,她就越不顺气。”
  周大娘听了,拍手说好:“这个话实是有道理。看我不回去显摆几次,气死那老婆子。”
  到了入夜上灯的时候,雇佣的那几位织布的妇人都下工家去了。夏荷自去做了饭,不过炒了几盘菜,把鲫鱼豆腐汤摆在中间,一个人舀了一大碗:“大娘,小姐,少爷,你们尝尝这汤,我是按照小姐说的法子做的,这汤熬出来果然是乳白色的。”
  秦舒尝过了,自然夸她一句:“很不错。”又转头对周大娘道:“我听人说,温陵先生在杭州万松书院讲学,我想带着宏生去瞧瞧。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叫他出去瞧瞧别的读书人。不知道,娘意下如何。”
  周宏生也附和:“听说这个温陵先生极有才华,原先是云南的知府,他每次讲学,听者有数千人之多。”
  周大娘自问不如秦舒有见识,她这样说起来,见周宏生也是一副很想去的样子,便点头:“你们想去,我自然是同意的。只是怕路上不安全,花费又多。”
  周宏生望着秦舒,她笑:“娘不用担心这个,我手头上这个绣活,不过七八日就能完工。因为是急活,那户人家急着要,便足足给我五两银子,还不算丝线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