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湘和晋王妃也举步要走,爬起来的俞妃唤道:“且慢!”
  两人回头,只见俞妃已经走了上来,她绞着十指,像是下定决心般说道:“对杨淳的事,我确实只知道这么多。但是还有一件事我不妨告诉你们,秦王那边你们需要小心。我和汉王虽然都没有夺储之心,安淑妃却不是安分的。而且,老四媳妇儿也极爱挑事,她已经几次挑唆安淑妃跟你们争了。”
  宋湘看向晋王妃,王妃凝眸:“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安淑妃身边有我的人。”
  宋湘道:“是青霞?”
  俞妃怔住:“你怎么知道?”
  “猜的。”
  俞妃显然不信,但也没说什么。
  “青霞是我的人,你让紫嫣跟她联络,她知道不少事情。”
  晋王妃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
  “当然是为了汉王!”俞妃颤声,“只要皇上能善待他,你们能善待他,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晋王妃默语。
  ……
  皇帝回到殿中晋王和陆瞻还在,正与沈宜均说着什么,几个人看到他进来,都纷纷起了身。
  “臣请皇上安。”沈宜均行了礼,然后道:“敢问皇上今日可下围场?”
  皇帝想了下,扫眼看了看晋王;“去。但不须那么多人跟着,晋王,杨郢,以及你随驾便是,其余人等自行走吧。”
  沈宜均称是。
  “先去准备,朕回头就来。”
  等沈宜均退下,皇帝又与陆瞻道:“俞妃不知杨淳下落,但杨淳在蜀地曾经娶妻生儿。还有,与俞家兄妹之间是杨淳主动断的联络。据称杨淳因为其父死于贪官之手,是以有读书报国之心。朕总觉得若俞妃未撒谎,杨淳就应该不会离朝局太远。”
  “孙儿已经嘱告吏部那边继续查访,若有消息,他们会及时来禀报的。”
  陆瞻说着,又从先前的包袱里把宁王妃给的那本册子拿了出来:“母亲多年来一直在为父亲翻案而奔走,这是她最近得到的一份幸存在世的证人的线索。她交给我了,请皇爷爷过目。”
  皇帝蓦地怔了怔,然后接在手上翻看,随后不由动容:“她太不容易了。朕的儿媳妇们都很卓越……”他抬起头来:“她还好吗?”
  “目前没遇到什么危险。”
  “早知道她就在京城,朕就应该去看看她才是。”皇帝眉眼间有着伤痛。“你的外祖父,当年也是于朕有功的。这些年,朕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陆瞻默语。
  皇帝把册子合上,还给陆瞻:“你拿着,去行事吧。找到人就来禀朕。”
  陆瞻俯身接旨。
  皇帝转头让太监去取盔甲弓箭,出了殿门。
  陆瞻送他们到山道石阶处,倒回来时见宋湘她们也自后宫出来了,跟晋王妃请了安,又回答了王妃的问话,王妃便打发他回屋歇息。
  夫妻俩回到屋里,陆瞻少不得问起俞妃后续,宋湘把昨日之事细细说了。陆瞻听完凝眉:“到如今还没见有进展,只怕是没戏了。杨淳这里也断了线索,也不知往何处寻,看来这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什么结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