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6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点进去前:哪个穷酸作家居然在微博上写酸诗?
  点进去后:这人写得好像挺像那么一回事?
  诗不一定人人都会写,但一首诗能不能读懂、读懂后自己喜不喜欢,每个人都是能判断出来的。
  杜甫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读就能感受到李白的疏狂放纵。
  杜甫写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读就能感受到李白的才华横溢。
  杜甫写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一读就能感受到诗中扑面而来的不平之气——李白这样的人多难得才来人间一遭,为什么要让他受那么多的委屈?
  “杜甫764”发布的这些新诗同样有让人读完就忘不掉的佳句,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李白的推崇和怀念。
  正是这贯穿始终的推崇和怀念,让不少人读过以后莫名触动,忍不住转发分享表示“就算是杜甫本人来写,应该也只能写成这样了”。
  有这种和谐的发言,自然也有不赞同的声音。
  尤其是看到有人转发的人说这简直像杜甫本人,不少人就起了逆反心理:老杜也是一个不知哪冒出来的垃圾账号能碰瓷的吗?
  再一看粉丝数,好家伙,连一百都不到,这也好意思说是杜甫本人水平?
  撸起袖子开喷!
  另一边也不干了,觉得我也就随手一转发,你骂我做啥?
  于是双方觉也不睡了,你来我往地激战一整夜。
  到天快亮了,才有人扒拉出“杜甫764”的粉丝列表,发现最前面赫然有个“清阳博物馆”。
  再点进清阳博物馆一看最前排的转发和点赞内容,立刻破案了——
  “杜甫764”这个账号肯定是清阳博物馆捣鼓出来的!
  证据就是,官方转发了游客发的照片,上面是游客们和苏轼两人的合影。
  苏轼这家伙还热情地给游客们介绍了另一个人是谁:这小老头儿就是诗圣杜甫!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诗圣,即使知道了“杜甫764”是清阳博物馆搞出来的账号,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个诗圣和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
  不过争议声总算是小了下去,更多人开始讨论诗的本身以及杜甫本人到底长不长这样。
  闹腾了这么一晚,清阳博物馆的同好群一大早就热闹起来。
  得知这个账号居然是博物馆出品,群友们纷纷跑去关注“杜甫764”。
  还有人开始分析这个“764”是什么意思。
  很快有人猜到它是个年份。
  公元764年,对杜甫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杜甫写了很多诗,年初他得知老朋友严武当上了蜀地节度使,决定拖家带口回成都西郊的草堂去。
  杜甫一路从渡江写到沿途风景,并且提前了五首诗寄给严武表示“老朋友你的邀请我收到了,我马上就回来了”。
  接着回到草堂又写诗表示“我回来了”,并且把给草堂的松树桃树凉亭小船茅草屋挨个赋诗一首,慨叹物是人非世事难料。
  最后杜甫还写诗寄给相识的亲朋好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