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7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时候的杜甫不知道后来自己会有相同的遭遇,所以与李白、高适他们把臂同游时心情是快活的,对于这两位早已名扬天下的文坛前辈也是满心仰慕。
  直至后来自己也经历了求仕无门的十年困顿,他才越发地了解李白当初走出长安时的心情。
  他的诗中有了不平之气。
  也成就了后世所说的“沉郁顿挫”。
  这种精神共鸣,同样存在于苏轼晚年对陶渊明的喜爱上。
  苏轼是第一个这样大规模追和古人诗的人,这个疯狂的举动让许多人开始重新认识陶渊明,也让许多人了解陶渊明曾经开辟过怎么样一个精神桃源。
  他自己也因此而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能够更好地接受艰苦的贬谪生活。
  近来网络上正好在整肃追星乱象,这个分析引起了不少官方媒体的注意,纷纷转发赞同这种“偶像的力量”。
  好的偶像应该能让喜欢他的人变得更好更优秀。
  而不是把粉丝变成数据女工或者傻乎乎的韭菜。
  反正就这么一顿饭的功夫,苏轼和杜甫粉丝飞涨。
  事实上关于他们的热闹还不止这一桩。
  早上他们跑去围棋社下棋的对弈视频被人剪辑下来,配上各种花里胡哨的配乐分享出去了。
  这些视频的配乐特点鲜明——
  棋局开始前紧张刺激。
  棋局开始后欢快活泼。
  还有人别出心裁地配了个动图:上一秒,猛虎对峙;下一秒,猫猫互挠。
  可以说是很形象了。
  这前后的反差让不少人看得直喷饭。
  有趣的梗分享起来就是快,网上很多人都开始转发起这些有趣的剪辑。
  有时候火遍全网也就半天的事。
  不少博物馆的粉丝认出苏轼和杜甫,开始深扒苏轼两人的相关记载。
  她们很快发现,这事儿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大文豪苏轼下棋水平,菜!
  这是苏轼自己承认的。
  证据确凿!
  至于杜甫下棋水平到底如何,这个就有待考究了。
  有人觉得这不科学:“杜甫本人在被贬谪的时候可是说自己‘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他要是下得菜,怎么以棋度日?”
  有人觉得这很科学:“就不能和苏轼一样人菜瘾还大吗?”
  这人还举了个例子:苏轼天天写饮酒诗,待客会友永远少不了酒,实际上自己酒量奇低,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