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继承博物馆 第9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普说:“还愿听起来可真怪,我们可是科学的博物馆!”
  苏轼好奇:“我们出现在这里也是你口里的‘科学’吗?”
  吴普振振有词:“当然是科学的,而且还是超前的科学,说不准是未来人类掌握了全新的科技,可以让我们在时空里自由穿梭。”
  “那为啥不在我们宋朝搞这个‘自由穿梭’,要在你们二十一世纪搞?”苏轼和吴普探讨起来。要是宋朝有这样的机遇,说不准就不用从北宋变南宋了!
  吴普想了想,说道:“应该是你们那边的条件还不足以支撑这种科技吧?你们可是连电都没有!说不准二十一世纪就是能唤醒系统基础功能的最低条件了。”
  系统一开始自称“古地球文化传承系统”,它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可能和现代的考古差不多。
  既然是想考古,那自然是回到越古早的时代越好,可更早的时候基础条件又不足以支撑系统运行,所以只能折中挑个最适合的时代。
  听了吴普的解释,苏轼这一刻有点明白嬴政的想法。
  他也挺想套吴普麻袋的。
  晚生一千年就是了不起!
  “那为什么偏偏选上你?”苏轼还是有点不甘心。
  吴普摸着下巴说:“可能以后的华夏史书记录了我,说我命特别长,还特别会交朋友,所以才选上了我?毕竟要是宿主太短命的话,一切又得重头开始!”
  苏轼不以为然:“命特别长、会交朋友就能上史书?”
  吴普说:“有可能啊,要是我的朋友个个都名留青史,那我不就能蹭一蹭了?就算不能名留青史,认识个把大文豪也可以。你没看汪伦给李白买酒喝,李白感动地写了一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大伙不就记住汪伦了?还有你自己写什么《记承天寺夜游》,现在大伙都知道你和张怀民两闲人大半夜在承天寺溜达了。”
  苏轼:“…………”
  这家伙讲得有理有据,竟无法反驳!
  “那你现在有很多朋友了吗?”苏轼追问。
  “那肯定,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吴普笑着说,“再过几十年,我这里说不定能变成养老宝地,到时候我再招呼朋友们过来养老。”
  吴普的朋友一直不少,开业时送花篮的只是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或者一定地位的成年朋友,还有更多与他同龄的或者比他小的人正处于踏入社会的边缘。这些人有些同在首都,有的远在他方,大多还是会联系联系。
  苏轼见吴普蹭别人蹭得还挺理直气壮,顿时放下豪言:“不行,我绝不让你坐享其成,以后我就算写诗填词也一定只字不提你!”
  吴普满不在乎地说:“不提就不提,当下活够本就好,谁管后世怎么说。”
  苏轼想想也对,自己活得快活就挺好,后世的人要怎么说、怎么想,根本不是他们能左右的。
  两人闲聊了一会,晚饭就送来了,李清照她们也过来吃饭。
  李清照看着摆到自己面前的大葱卷饼,有点迷茫。
  吴普就给李清照介绍了一下,说章丘大葱特别有名,五百年前就成贡品了。她作为济南人,自然得尝个鲜!
  苏轼连连点头,甚至掏出手机进行很有现代人风格的用餐仪式:吃饭前先拍个照。
  主要是拍李清照和她面前的大葱卷饼。
  水灵水灵的大葱、热腾腾且香香脆脆的卷饼、香味浓郁的蘸酱,搭配在一起有种相当原始的美感。
  李清照:“…………”
  苏轼还问李清照:“我可以把你和大葱卷饼的合照发出去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