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荥阳郑氏,来势汹汹(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姨骗人,父皇双手空空,啥也没带。”
  “你们先去找些罐子来,一会儿咱们装青蛙……”江凤仪头大如斗,只得抱以沉默,左顾而言他,以‘青蛙’来吸引这小些鬼头的注意力。
  ……
  杨侗从凤仪殿出来,天色尚早。
  一如以往的练武,也不用急着去前朝,练功射箭,出了一身大汗之后,冲凉看书。
  以往这时候他一般都翻阅兵书,研究各种战术战法,但今日却拿着《鬼谷子》观看。
  《鬼谷子》一书由鬼谷子留下来的一门奇书,集心理揣摩、演说技巧、政治谋略、军事外交、经商谈判精华,不仅是乱世之治学、治世之哲学,还是谋略学巨著、成功学之宝典。
  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然而,就这本赫赫有名书籍,因为崇尚谋略权术及言谈、辩论、诡辩之技巧,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因此被视为洪水猛兽,更有禁而毁之者!也因如此,《鬼谷子》的内容,在之前几乎是处于一种绝种状态,便是杨广典籍众多、内容丰富的皇家图书馆,也没有收到完整的《鬼谷子》。
  杨侗这本内容完整的《鬼谷子》,还是麦孟才当初在荥阳扮唐军,屠戮荥阳郑氏的时候,从郑氏宅子里抄来的。
  杨侗在大隋生活这么久,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对古文理解也有相当提升,读懂《鬼谷子》自然是不成问题。只是《鬼谷子》所蕴含的哲理通用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人在不同时候去读它,都能有所得,所以要想吃透它,自非一朝一夕之事。
  只是读了一篇,便有人前来提醒,匆匆吃罢早餐,去宣政殿举办今天的早朝。
  由于今天是办实事的常朝,杨侗的衣着也没有像元日冬日大朝会、朔望朝会那么隆重,头上仅以紫金冠束发,身穿着黑色绣金皇袍,腰束缀玉腰带,脚踏一双薄底软靴,简简单单,十分清爽。
  当他到了大殿,发现臣子们面带笑容,仿佛过年一般,心知这是受大风雨袭击太久,好不容易出现晴朗天气,压抑了许久的心情也都舒畅了起来。
  “圣上,今年春,各地久旱无雨,致春粮大减,近日又因特大暴雨之故,百姓担心雨后又大有旱,影响到今秋收成,纷纷购粮储备,受此风向影响,随之粮价上涨。”议完朝政大事之后,民部尚书杨师道朝杨侗躬身拜道。
  终于开始补亏空了么?
  杨侗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此事他听房玄龄之策,让阴弘智暗中控制白马仓令曾重,对时禹盗粮案故作不知,并将时禹提为荥阳检校太守,然后任其自发酝酿,没想到前天才下旨褒奖时禹,粮价就涨了,此背后定是荥阳郑氏大量采购粮食去填补白马仓,目的是保住时禹这颗重要棋子。
  “只有洛阳粮价上涨,还是其他地方也有?”杨侗问道。
  杨师道上呈一份公文:“回禀圣上,济阴郡也有不小的波动,此乃是济阴郡太守急报。”
  “呈上来!”杨侗对值日官示意了一眼,一人上前,从杨师道手中接过公文。
  信中说,近日以来,济阴不仅是产粮重地,还是东郡、东平、济北、济阴四郡联合仓所在地,所以济阴是四郡粮商进货的地点,没两天时间,本郡粮店便告售讫,随之粮价上涨。消息传开,东郡、东平、济北、济阴四郡等地粮商纷纷赶来济阴,买空粮食,趁机哄抬物价,以致民间沸腾。
  此时又有济阴治下乘氏、成武、单父三县以春粮缴纳的赋税运抵济阴仓,因是上缴赋税且未验收入库,一时不能销售。又因官员通通跑去各地治洪的缘故,粮食暂时无人清点入库,致使运粮来此的东郡民壮滞留郡治,因为吃住花销自行负责,又急回乡治理洪水、恢复生产等原因,也是怨声载道。
  不久,便有人蛊惑百姓向成武县令黄明请愿,黄明慨然接受民众申告,率领全县官员、地方士绅及请愿群众到郡治为民请命。
  郡守楚隆出府答对,不意竟有口角发生,差点爆发了民变,郡守楚隆被眼‘百姓’追打叱骂,仓惶退入官衙。
  为平息民怨,楚隆只好下令重开仓售米,一天之间,济阴仓售出之粮竟然超过了三十万石。
  楚隆等郡官发现事情蹊跷,遂令郡兵追踪暗查,发现这些粮食大多运去了东郡。
  杨侗到到这里,已经知道这定是荥阳郑氏为了给时禹免罪,从济阴购入大批粮食前去弥补亏空。
  楚隆最后说,如今已可断定哄抬物价的外来粮商,实与购粮者是一伙人,专为其造势而来。至于前来缴纳赋税三县,恐怕也非巧合,且由于事情发生太快、太紧,粮商来历无据可查。
  楚隆公文中陈述事情经过,并没修饰言辞,可是杨侗能想像到,郑氏对这些旧有势力范围掌控力是何其之强,手中的“商人”是何其之多,他们听到时禹晋升之以,仅只一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控制粮商、哄抬物价、、伪装缴税、煽动民怨等事宜。
  随后黄明又以为民请愿的姿态求见郡守,群情汹汹之下,想要制造事端、刺激民众爆发实在太容易了,等到民变一起,这些人再出来迫使楚隆等郡官“响应民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