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如今我十分怀疑,那丹炉里的丹药,是不是被后来的清风道士给弄走了,因为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来看,清风道士应该是最后一个来过这里的人了。
  地热泉并不大,都是从地下渗出来的,如果这地方不是经过人工改造,估计还并不会有现在的规模。因此我们越往前,这里的高度就越矮,最后我和弯刀甚至要缩肩驼背往前走。
  由于倾斜收窄的高度,形成了一个放射状的形状,因而风力也加强了,伴随着风声,我甚至听到前方的黑暗中,传来了一种哗啦哗啦的奇怪响声。
  这响声断断续续的,在暗风中有些变调,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就好像是有铁链子在哗啦哗啦作响的声音。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但越往前走,那声音越清晰,我和弯刀不禁停下脚步,对视了一眼。
  “会是什么东西?”我道。
  “不要停,往前走,小心点儿。”他示意我把枪给他,我递过去时提醒道:“里面只剩两发子弹了。”弯刀点了点头,给枪支上了膛,于是我打着灯光在前面继续带路。
  很快,我俩便走到了尽头,这地热全下的空间并不是很大,越往前收的越窄,水面也只剩下七八米宽,不过水位很深。
  只见尽头处,是一面石壁,看石壁的颜色,应该是真正的岩石,而不是那种带灰色的‘水泥石’。
  在石壁的正中央位置,赫然有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圆洞,从那洞里,延伸出来一条手臂粗的黑色铁链,一直垂到下方的地热泉里。
  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暗风,就是从这圆洞里冲出来的。
  之所以用冲这个字,是因为到达这儿时,那风力就便的很强了,而且还是那种热风,我现在的感觉,就像一只蚂蚁站在了暖气扫风机下面似的。
  之前在后面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暗风是缓慢而凉爽的,酷似自然风,但走到这儿,风却变成了热风,而且是那种风力很强的热风,一看就不是什么自然风。
  我暗骂了一声:“被骗了,看样子修建这个地方的工匠,物理水平不错啊!”热风变成冷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前面窄,后面放射状变宽,风力被会被削减,温度
  也会下降。人哈气的时候,嘴巴是圆的,哈出来的是热气,但如果嘟着嘴吹气时,嘴巴成喇叭状,吹出来的就会变成冷气。
  这种在地下出现的热风,往往都是地热流,意味着前方不仅没有出口,而且深处可能是一片地质活跃带。
  我脑子里闪过四个字:日了狗了。
  此刻,那不断吹出热风的洞里,那条铁链在不停的动着,吩咐洞口深处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它,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拉扯它。
  我觉得懵逼了,抹了把脸:“这个洞府,是两个道士炼丹用的对吧。”
  弯刀道:“对。”
  我道:“炼丹需要这么粗的铁链子?炼丹需要打一个洞,打的连地热流都吹出来了?”
  弯刀道:“不需要。”
  对于他这种毫无建设性的回答,我觉得有些愤慨:“你做梦就没梦见这个?你能不能解释一下眼前的情况?”
  弯刀抬了抬眼皮儿,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解
  释?”
  在我们俩说话的时候,那颤动着的铁链,竟然猛地停止了,哗啦啦的声音,顿时也跟着停了下来。
  这个停顿时间,只维持了五六秒,紧接着,铁链更加剧烈的动了起来,仿佛洞里有什么东西在拉扯一样。只见从那地热泉中,铁链不停的被洞里那股力量往上扯,但铁链却一直都没有被完全扯出水中,仿佛无穷无尽似的。
  这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老北京的一个关于锁龙井的传说,这个传说以前只有老北京人知道,而且不记录于书面上,但现在信息发达,关于锁龙井的事儿就流传的很广。
  第九章 真相(10)
  锁龙井,并非单指一口井,而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治水文化,最早关于锁龙井的传说,来自于上古的大禹治水。
  和锁龙井并称的,还有悬剑桥,也是治水文化中遗留下来的事物。所谓的悬剑桥,就是古人在建造桥梁时,会在前梁下方正中央位置,悬一把斩龙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