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揭竿而起(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一章,我们勉为其难地评价了一下秦始皇的功过。
  有读者朋友说,既然已经评价了秦始皇,那么就再评价一下公子扶苏和蒙氏兄弟吧。
  笔者认为,对蒙氏兄弟的评价,读者朋友可以参照历史上对岳飞和于谦的评价,也就是对忠臣良将的评价。
  尤其是蒙恬将军,那是于国于民有过大功的。
  对公子扶苏的评价则可以参照对汉文帝的评价,汉文帝就是一个成功版的公子扶苏。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不幸,被一场政治阴谋将本可以提前来到的文景之治推后了三十多年,而且这三十多年大量无辜的老百姓都惨死。
  在这三十年中兵连祸结,民生凋敝,可是说当时的老百姓人命贱如草芥,人民苦不堪言。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应该属于一段本来不该有的黑暗时期!
  胡亥靠一场阴谋继承了秦始皇的皇位。
  他继承皇位以后的表现,也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那就是要多荒唐有多荒唐。
  他把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杀掉了,就连那些不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的姐姐妹妹都没有放过。
  好吧, 这些人,我们还可以说只是他的自家人。
  可是在他骊山埋葬秦始皇的时候,要秦始皇的很多嫔妃为秦始皇陪葬。
  而且由于秦始皇死得比较突然,导致他死的时候骊山陵还没有完成,他又抽调修筑阿房宫的人和从各地征调了很多民工来这里日夜赶工,大规模地修造秦始皇的陵墓。
  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秦二世还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他就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机关。
  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们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秦始皇刚安葬完毕,他又立马找大量民工和工匠修建金碧辉煌,恢弘华丽的阿房宫。
  那时候,全中国人口只有一千来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的人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的人力财力,逼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他还遵循了秦始皇的策略,征召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兵丁守卫咸阳。
  还要饲养供宫廷玩赏的狗马禽兽。
  兵丁狗马禽兽所需粮食很多,咸阳粮仓里的粮食明显不够用,就从下面各郡县征调运来粮食和饲料,让转运人员都自带干粮,咸阳四百里之内不准吃这些粮食。
  对老百姓施法更加严酷,动不动就是严刑峻法,掉脑袋。
  而且他好学会了秦始皇那种恶习,就是到处巡游!
  终于,他的种种倒行逆施,成功地逼反了老百姓。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陈胜、吴广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
  他们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的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
  这个陈胜可不是凡夫俗子,他还在年轻给人当雇工的时候,就跟与他一起在农田耕作的长工门说出:“苟富贵勿相忘!”豪言壮语,说过不停。大伙听了都笑话他,他却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他们这一队戍卒行至蕲县大泽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
  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不知如何是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