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 章 兵出云山(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钟离眛带着云山的一行六个人从云梦山这里出来以后,他发现外面的革命形势确实是一日千里,发展得很快。
  各地老百姓纷纷起义,很多人都自立为王。
  钟离眛知道,在现在这个风云变幻、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自己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去建功立业,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去参与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从而影响历史进程。
  而自己心目中一直憧憬的那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也只有自己在未来的上层统治者中有一定的话语权的时候,才能够去推动它在中华大地上得到实现。
  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寻到一方乐土,自己也应该去参与推翻这个他已经对它不抱任何希望的大秦帝国的进程。
  尽管王图霸业非自己所愿,但是自己如果不出去出将入相,又怎么才能去实现为全天下的老百姓谋福利的伟大理想呢?
  但是如果要出将入相就应该对各地的起义领袖做一个正确的评估,看哪一个领袖有可能是那个未来的明君,有可能是那个未来的公子扶苏呢?
  现在自己可是要寻找一个能够施展平生所学的地方,如果所托非人可就进退两难了!
  如果自己要是再找到一个像秦始皇那样的人,即使自己能够出将入相那又什么意义呢?
  最后的结局还不跟蒙氏兄弟一样吗?
  自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将入相,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而不是去找一个秦始皇助纣为虐!
  在钟离眛他们回云山的路上,他们就遇到了许多的老百姓扶老携幼,远离家乡,一路哭哭啼啼,颠沛流离。
  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土地, 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就像无根的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
  想不到,农民起义带给老百姓的也不一定是幸福,而是暂时更深的苦难。
  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到处都有军队。
  不管是大秦帝国的军队还是各地的起义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迅速壮大。
  这些军队都需要给养,都需要征集大量的士兵,所以到处抓壮丁的情况也在全国各地出现了。
  就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胡亥还不愿意停止享乐,不肯下令暂停修建阿房宫,他还是需要向全国征集众多的男丁来修建阿房宫和长城。
  因此,全国各地男丁稀缺,农田荒芜,到处缺衣少食。
  老百姓好多人饿得吃树根草皮。
  好多老百姓穷得都只用树叶遮体了,还是逃不过军队的横征暴敛。
  好多人易子而食,全国饿殍遍野。
  不管是起义军还是大秦帝国的军队都有很多的伤兵逃兵。
  伤兵是军队主动抛弃的,确实那时的军队里面没有这么多的医生,受了伤的军人如果带着会严重影响行军的速度,军官们只好就地将他们抛弃。
  而逃兵则是因为害怕打仗,害怕受伤,趁军官们没有注意他们的时候,从军队里面冒死逃出来的。
  这些散兵游勇在正规军队里面打仗不行,但是他们却到处占山为王,为祸乡里。
  导致当时的大秦帝国到处蟊贼多如牛毛!
  到处都有烧杀抢掠,强奸妇女的事情发生,老百姓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
  不管你身在全国何处,都深受其害!因为当初可是硝烟四起。
  老百姓们被连年战乱弄得苦不堪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