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赵燕复立(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蒯彻辞别了徐公,出了范阳城,来到武臣大营外。
  他对门前的兵卒说:“麻烦你们去禀告一声,就说范阳蒯彻求见武信君。”
  守门的兵卒赶紧入帐禀告。
  武臣问左右的人说:“这个蒯彻是个什么人?”
  陈余道:“蒯彻乃河北的名士,我多次听人说过,他是个有大才的人。
  曾经我派人多次请他过来为将军所用,都被他婉言谢绝。
  现在既然他亲自前来,必定是为了解范阳之围。将军应该对他以礼相待。
  若得到蒯彻辅助将军,其他的城池都不用担心,他们肯定会来归降了。”
  武臣一听,有大才前来,心中大喜。
  于是率领率众人将蒯彻迎入大帐中,互相讲礼已毕,就共议攻城之事。
  蒯彻道:“武信君难道认为,您一定要打了胜仗然后才能夺取土地,攻破了守敌然后才能占领城池,我私下认为你错了。
  您果真能听从小人的计策,就可以不去攻打而使城邑降服,不通过战斗而夺取土地,只要发出征召文告就让您平定广阔的土地,不知武信君是否有兴趣听取小人的计谋呢?”
  武臣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策。我也一直有这样的心思,足下高见,武某愿闻其详。”
  蒯彻道:“现在范阳县令徐公之所以集合他的人马坚守抵抗,只不过是贪生怕死,想要保住自己已经享有的富贵而已,本意并不是想要与武信君为敌。
  他本打算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来向您投降,又害怕您认为他是秦国任命的官吏,像以前被攻克的十座城池的官吏一样被杀死。
  即使如今范阳城里的年轻人也正想杀掉他,只不过是他们想换成自己据守城池来抵抗您而已。
  赵地誓死不降的城池,情况都与范阳城相类似。
  武信君如果一味对他们采取武力征讨,恐怕一时半会也不会攻破这些城池,将它们占领。
  而时间长了,情况就容易发生变化,这里面的得失,武信君您应该好好思量思量。
  武臣认为他说得对,就不耻下问说:“先生你既然这么说,应该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
  蒯彻笑道:“从武信君您的角度考虑,您为什么不把侯印让我带回去,委任范阳令?
  范阳令就会把城池献给您,年轻人也不敢杀他们的县令了。
  让范阳令坐着彩饰豪华的车子,奔驰在燕国、赵国的郊野。
  燕国、赵国郊野的人们看见他,都会说这就是范阳令。
  他是率先投降的啊,马上就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了,燕、赵的城池就可以不用攻打而都向您投降了。
  这就是我说的传檄而平定广阔土地的计策。”
  武臣听了蒯彻的话大喜,向他深鞠一躬,高兴地道;“先生深谋远虑,才绝天下。若先生不嫌弃,我愿意天天向先生请教,与先生每天共商天下大计。”
  蒯彻谦虚地说:“我乃山野村夫,闲散惯了,恐怕不能在武信君这里担当重任。”
  武臣求才若渴地说:“赵地尚未平定,若无先生相助,必成黄粱一梦,到时我就悔之晚矣!还请先生您助我一臂之力,万莫推辞。”
  张耳、陈余也在旁边劝说到:“蒯公才智,天下闻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