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根跪拜着往下直说了。
  所谓团局造册,就是大家一起来伪造黄册。
  伪造黄册是个很难的事情,因为每十年一个更新,要是和上一回的对不上,那就是个连带责任,从上头可以往下清算的。要是查案查起来,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尤其是后湖管理实在严,真要能手伸到后湖去,那地位恐怕已经上天。寻常人没这个地位,有地位的人又没这个自由度去后湖,所以想下手很难。
  但难也扛不住有人就是利欲熏心,干脆大家一起伪造,有利一起图。
  秦根就说了一下他知道的情况。
  他举了个例子,说这人叫张三。
  张三的父亲贿赂衙门基层的算手和主事,让人将自己的部分田,挂在了一个死人身上,避免了缴税。黄册上写这家绝户了,那这户人家的田当然就不用缴税了,这就逃了一部分。
  然后这个张三的父亲,又买了一部分田,这部分田呢没走衙门的公账,是私下买卖,请人来种,所以税收就不是他来负担。他有钱啊,对方不服,他就打到对方服。
  到后来这位父亲有钱更多了,就送张三去当官。
  张三当了官,手下的田更加不用交税。但这个不用交税的土地有限,所以余下的地还要想办法,然后就勾结衙门,将自己的良田改成盐碱地。
  他的土地不好,交税就又没了。
  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他良田兼并万顷,一分钱不用上交,爽透了。
  不交税是一方面,回头还有一个不想服徭役。徭役是家家户户都要轮流干的事情,张三一家有钱有权了,和衙门一串通,于是轮流是轮流了,给张三一家偷偷换次序,改人口数。
  反正怎么造作怎么来。
  没钱的人想要吿张三,那也要有地方吿才行。一来二去,只能吿到乡老这边来。因为那头一群人早勾结在一起了。
  府尹听了半天,就问了一个问题:“这张三是谁?张三父亲又是谁?”
  秦根没起身:“民间此等事情过多,张三只是小民将多家事情虚构为一例,实际上本县已有数家人因此濒临绝户。家无田地可耕种,替别人耕种,一年到头却填不饱肚子,还不得不多服徭役。”
  府尹又问:“那你们知县呢?”
  秦根苦笑:“朝中有规矩,知县不可是本地人担任。然而外来者又如何斗得过抱团的地头蛇?这算手和主事的本事,可比现在知县还大。”
  府尹无言。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知县拖家带口过去,也就这么一家老小。怎么能斗得过地方那么多人?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自持清高熬三年走人。
  要是脾气大一些的,和地方斗死斗活,最后保不准有苦难言。
  府尹叹气:“您这问题,有些难啊。”地方管理还是多看地方人士,求助朝廷,朝廷能管得了一处,也管不了多处。
  秦根当然知道难,就是因为难,他才会特意上京求助。
  府尹叹气:“这事本官会上报上去,但陛下恐怕也难立刻决断。新科状元对这些事有所了解,对黄册一事更是上心。您不如再等等。等经筵过后,此事必会拿到朝上商议。”
  秦根询问:“新科状元封大人不是才十九?”
  府尹点头:“是十九。您这事好巧不巧,他指不定真擅长处理。他先生正是后湖的刘大人。”
  秦根一听刘大人的名字,肃然起敬:“是,那小民再等等。”
  府尹应下了这事,又问了秦根一些关于他们县所存在的问题,一一记了下来。秦根人大老远跑到京城,要是自己这边没法处理,肯定会有下一步,找下一个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