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皇子见自己不用到最前头去,松口气,赶紧同意了桂正初的想法。
  桂正初行动,封凌自然得坐镇在这地方。
  他怕三皇子异想天开来惹事,笑着委婉告诫三皇子:“殿下亲自来,就是来定民心的。您出现在哪里,百姓就会觉得那儿安全,觉得自己安心。所以从今日起,殿下一定要与百姓同吃同住,偶尔还得去和他们聊聊天。”
  三皇子犹豫:“这同吃同住……”
  封凌点头:“殿下会有加餐,不会让您饿着。”
  三皇子被送到最安全的地方,又听着确实是有加餐的,总算是乐意了。他应下了事:“成,百姓苦,我也苦。”
  封凌笑着点头:“殿下果然心善。”
  还好来得是三皇子,不然换个激进一些的,凭白冲到最前面,给他和桂正初惹事。不出差错还好,出了差错又不可能是皇子背锅,肯定他们两个惨。
  殿下果然心善啊。
  封凌欣慰送走了人,转头带着当地州府,将一道道指令传了下去。原本徐州老百姓种了小半年的粮食尽毁掉,心态在崩溃边沿,听着一件件有指望的小安排,忽然就有了点信心。
  有朝廷在,他们日子肯定还是能过下去的。
  里甲、乡老,一个个非常亢奋传递着消息,百姓为了口粮,自发组成了十人一队,前往登记救人抗灾。朝廷每日发粮食可不会确保填饱肚子,后头会给的一斗米,可比什么都重要。
  徐州才布置好基础的事,封凌又埋头写起了奏本。
  他路上为了说服桂正初和三皇子,花费了不少功夫。三皇子好不容易才同意了他一个极为冒险的想法。现在处理徐州水患问题好解决,可他打算下个狠手。
  理论上似乎河流确实是堵不如疏,但徐州水患这儿有点特殊。其特殊点在于河水并不是极为干净,里头带有大量自上游而来的泥沙。一旦摊开,既影响了河运道路,又让人根本摸不清水流朝着哪个方向。
  结果水一涨,一时间很难控制住。
  他打算直接封掉一条两百多里的支流,让水流从急。越急越是能将泥沙冲走,送到更下游的地方去,也能让下头的百姓有充足的水。同时,这河流也就不会因为太过分散而影响河运。
  运道到南方往北方的船运,要是平稳的话,朝中不少人都会获利。
  他写归写,还要把三皇子和桂正初写进去。毕竟要不是桂正初熟悉河道,他也很难想出这么一招。他当年关注这边河道的时候,事情都解决了个七七八八,桂正初由于治理不够好,都被革职在家了。
  将奏本让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城,封凌拿到了下面送上来的徐州受损情况报告。有黄册和里甲制在,各事统计起来事半功倍。
  他看着上头写着的失踪人、死亡人等等,手微顿:这里水患导致损伤到这个地步,岂不是一个很好的户籍改制试验点?科举时,他曾经写过这么一点。
  以点铺开,更能起成效。
  难道皇帝是想让他在徐州试试看?
  南方徐州,北方可以就京城附近村落试验。南北两个点,岂不是正好?
  封凌很快又将这个想法放在脑后。要是徐州难题没有解决,皇帝根本不可能同意他将这儿当试验点的。这儿的百姓肯定也会闹翻天。
  京城。
  皇帝看着自己面前这本奏本,身边坐着喝着茶的老丞相。
  团局造册,事情管起来,会动很多人的根基。但动了根基,朝廷才会有更多的钱。
  老丞相稳坐着,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开口:“陛下觉得封翰林真的能有本事将这事办好么?”
  皇帝抬眼,似笑非笑看着老丞相:“爱卿是说徐州一事,还是说这户籍一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