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林差点就喊:我不敢啊,我还敢打她?你没看昨天我就闹她一下,她就给我咬了块大“手表”,倒现在印子还没下去呢!
  “这几点,你要是能做到,咱就是一家人,我们把你当亲孩子一样!要是做不到...”
  还没等他说完,程林就忙接话,“我能做到!叔叔,我保证,这辈子我都能做到!”
  司爸点点头,老岳父的架势摆的十足,程林又是给倒酒又是夹菜的,殷勤的不行。司妈白了司爸一眼,这个老东西,还挺鬼头!
  司文还有半年就毕业了,这么看婚期也要临近,司妈一算日子,这也太赶了!于是孙子也没时间去看了,天天忙着四处去给闺女准备结婚要用的东西。
  家里的老柜子都被打开了,箱底放着的攒了好久的被面、棉花、布料,都是司妈这些年一点点攒的。司文放假回家一看,都没处下脚了。
  “我说妈,您这是要把整个家都给我搬走啊?我这还半年多结婚呢,您这是不是有点准备的太早了?”
  “早什么早,幸亏你们那家具都是现成的,要不光打家具就需要些日子。这还得给你做被呢,还有衣服都得现做!”
  司文笑,“那边什么东西都有,哪用这么准备,简简单单就完了。”
  “那哪能行?”司妈眼睛一瞪,“原来家里条件不好,还让你上乡下待了些日子,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我肯定要风风光光的把你嫁出去的!”
  女儿省心,几乎都没用家里操过心,这几年回来上学也是家里得了她的照顾多,越想司妈越过意不去,心里憋着劲儿要给女儿办好喽!
  于是被褥铺盖、暖壶日用、锅碗瓢盆,能想到的几乎都准备了个遍。司文拦不住,只能由着她去了,反正他们那边地方大,这要是单位分的房子可能都摆不下。
  司文虽然还没入职研究所,但是所长说了待遇一项不少,只要是司文这边一毕业,办了入职的手续,那边工资、房子都会尽快安顿好。不得不说研究所里高级人才的待遇还是很好的,但是司文也没打算过去住。
  就像是程林说的,他们都住独门独院的大房子住惯了,再过大早上起来跟别人打对脸,晚上说话声音大点就能被隔壁听见,这种生活他们适应不了。
  到七月的时候,司文大学毕业,她现在可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第一届高考生里的第一名,破格从文学系转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霸,知名的作家,还有第一个在a大里拿了文理两个学位的传奇缔造者。
  她还记得从蔡老头手里拿过那两本学位证书时他的表情,是又欣慰又感慨,他有些激动的对她说:
  “你是我最后一个学生,也是我最优秀的学生,我为你骄傲,也庆兴那年冬天在后湖公园里遇到了你。我有时候想,我那些年受的搓磨是不是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现在看来,那几年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司文看着已经有些颤巍的蔡老头,也很是感慨,“爷爷,老师,谢谢你这些年对我的栽培和提点,或许曾经我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但现在我敬佩您。”
  敬佩他为国家的一腔热忱,敬佩他这种甘于奉献的不求回报。从这种纯粹的信念上来讲,她不如这一代人很多,这是时代造成的,也是文化造成的,但她现在也在努力的让自己做些什么,能让这个时代更美好。
  司文文学系寝室的姐妹们都有了很好的前程,这是第一代恢复高考的大学生们,他们自然得到了最好的分配。
  潘小庆留了校,马莹莹进了文化局,刘玉去报社当了编辑,其他人就算是回老家也都进了很好的单位。寝室六个人再聚到一起共同迎接毕业也都感慨良多。
  潘小庆再不会和司文说:我一定要超过你了,想到刚上大学时她那个劲劲儿的样子,几个人笑的肚子都疼。马莹莹也不那么尖酸刻薄了,这家伙现在圆滑的很。邵春兰变得开朗很多,成了学生会的骨干这也是司文没想到的。
  大学是个大染缸,都把他们染成了绚烂的颜色,这是段青涩又绵长的记忆,但却值得人不停的回忆,且永远不会褪色。
  知道了司文毕业之后马上要结婚了,几个人大吃一惊的同时也都觉得在情理之中,司文和程林都认识这么多年了,还有谁能比他们更了解彼此呢?连a大里流浪的大黄狗都知道程林是半个a大人,更不用说天天看他们撒狗粮的a大学生了。
  这些年别说没见过他俩红过脸,就说身边这么多对分分合合,也没人想过他俩会分开,在所有人心里,这对就是奔着结婚去的,不结才不正常呢。
  马莹莹说:“行了,我们留在a市的作为代表去参加你们的婚礼,去不了的下回来a市让司文请客!”她们可知道司文是个小富婆。
  去不了的人都遗憾的直叫唤,她们也想见证这对的幸福时刻啊。
  “成啊,来不了的下次咱们a市聚,吃喝玩乐我负责!”
  司文豪气的宣布,又得了姐妹们震耳欲聋的哇哇大叫,这就是青春啊!
  七月末,毕业生们陆续离了校,奔向自己锦绣的前程,司文却还没入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