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一万零一岁 第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公子谢过了他,似有所感地道:“才学可比容貌重要多了,周兄有此等才学,他日纵然未能入得太后之眼,凭着满身才学,亦有一番前程。正如王公子那般。”
  “王公子?不知杨兄所指的是哪位王公子?”穆元甫一时不解。
  “便是曾经府里的那位王叙王公子。当日大长公主殿下领着他与李公子进宫,却不料二人均无缘陪侍太后之侧,转而去了聚贤馆。王公子才华横溢,听闻在聚贤馆颇受罗大人看重,日后前程想来无忧了。”
  穆元甫倒是想起来了,就是据闻被那什么风华公子因妒而遣去了聚贤馆的。
  妒?他也配?呸!!
  早晚要会一会这什么狗屁风华公子!
  “唉,只可惜我识字不多,除了这一副皮相,再没别的了。”杨公子叹了口气。
  “朝廷正是求贤若渴之际,杨兄若有心作学问,如今从头再学亦不算晚。”穆元甫不甚在意。
  杨公子只是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听闻前日南安王带了两名公子进宫请安,人倒是带进去了,没想到也是转头便被送到聚贤馆。”
  穆元甫嘴角抽了抽。
  长姐、叔父,你们够了啊!都没完没了是吧?生怕老子头顶上的绿草原还不够茂盛是吧?老子上辈子欠了你们的?!
  饶得心里已经骂起了娘,他脸上却仍是一派云淡风轻。这许是慢慢开始习惯了,又或是他强大的适应力在作祟。
  嗯,这操蛋的适应力!
  第9章 出事了
  他呷了口茶水,问:“常听府里诸位兄台言,若不能陪侍太后之侧,能入聚贤馆亦有一番前程,只不知这前程到底如何?”
  “周兄竟是不知么?”杨公子吃了一惊。
  穆元甫佯咳一声加以掩饰:“略知一二,只是不甚了解。”
  杨公子一拍脑门:“噢,我竟是忘了,周兄并非大梁人士,难怪不甚清楚。”
  他清清嗓子,认真地解释道:“近百年来,中原多方混战,烽烟不断,时人又是重武轻文,数不清多少经书著作在战火中毁于一旦,时至今日,诺大的中原大地竟连一本完整的启蒙经书都找不着。这些周兄想来也知晓。”
  穆元甫点点头。这一层他自然知道,彼时中原混战,政权更替频繁,来来去去争夺的不亚是地、人、粮食,以及金银财宝此等或贵重或“实用”之物,诸如书画此等“无用”的,多是一把火烧得清光,也不教他日便宜了对手。
  “我朝太后高瞻远瞩,深感文能□□,遂设聚贤馆,广招天下文人学子,共修经典。”
  穆元甫了然。
  就是找了一大帮读书识字的,聚在一起抄书修书。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况且,朝廷以此开头,便是在逐步提升文人学子地位,参与修书的这一批人,不管是仕途还是名声,自然较之旁人更有利。
  他又呷了口茶水,继续问:“既然到聚贤馆亦有一番前程,又何必执着于进宫?”
  杨公子震惊:“周兄竟是这般想的么?”一时又肃然起敬。
  “周兄果真与我等凡夫俗子不同,往日竟是我等小瞧了周兄。”
  若不是对方脸上一派诚恳,穆元甫都要怀疑他在故意讽刺自己了。
  他忙给自己打了个补丁:“我确是一心想要进宫。”
  杨公子点点头:“不过人之常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