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降临[末日种田] 第34节(3 / 4)
为了方便,她还特地找出来以前买的小包装袋,把他们单独装起来,虽然没有更好的装饰,糖块还有些大小不一,但是老孙头在拿到糖的时候还是很高兴。
这个大半辈子都埋头跟水泥砖头打交道的老头儿后半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成家,眼看这个目标就要顺利完成,这会儿开心的不行。
给唐清和白睿一人抓了一大把,说:“叔也没啥能给你们的,这点儿喜糖你们收下,争取早点结婚!”
唐清也没多想,乐呵呵的收下,她不是那么喜欢吃糖,但是将近半年没吃,这时嘴巴还有些许的想念糖的味道。
白睿就不一样,作为一个心里有鬼的人,听什么都会自动变形,这会儿听到的就是祝他们早点结婚,大叔这可以啊,等过两天的时候他去帮忙,肯定好好干。
结婚当天,新郎穿着西装,新娘则是穿一身大红色裙子,这衣服是在李远家做的,红丝绒裙子搭配着白色的毛披肩,显得新娘气色格外的出众。
这能不出众嘛,大家都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新娘虽然有一个毛披肩,屋里也有地暖,还是能看出来这会儿冷的不行。
“我妈说了,就这一小会儿,当然要美美的,而且还有结婚录像呢,不美怎么能行,她要是结婚也愿意受一会儿罪,毕竟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
唐清和陈丹丹来的比较早,她们两个坐在一桌,同桌的都是些学生,张浩也在这桌。
话说自从大炮仗事件之后,张浩就成了他们村的孩子王,哪个孩子不佩服他,就他的炮仗最大最响亮,挨的打也最狠。
这会儿陈丹丹正跟唐清说她从她妈那听来的消息,“裙子底下穿了厚打底裤的,反正裙摆够大也看不到,上面又有毛披肩,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冷。”
那就行,她还以为真就穿裙子呢,也太勇敢了。
“李叔这审美可以啊,宝刀不老,这审美挺新潮的呀。”
新娘身上穿的裙子可以说直接拉高了村里的审美标准,红色的长袖,方领带小v,大裙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是个轮回?
“不是的,这是李媛姐定的款式,李叔原来打算做的裙子我都不好意思说。”
这几天唐清忙着做麦芽糖没出去,陈丹丹他们这群精力旺盛的孩子,每天啥事也没有,手机上游戏什么的也玩不了,好不容易有个结婚的喜事,满村跑。
男孩子跟着大老爷们收拾文化大厅,擦桌子,借凳子什么的,陈丹丹就喜欢跟着她妈她们去看新娘新郎的衣服。
新娘服从选款式到选料到最后做出来,她每天都有看的,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她就是个监工的,还做了点贡献,新娘的毛披肩其实不是披肩,是她一个棉服上面的大毛领……
现在看来,效果相当不错嘛,大家都以为那是个披肩,她就说嘛,把它当披肩不是她的错,是真的很像披肩。
婚礼的举办场地依旧是任劳任怨的文化大厅,没办法,文化大厅在他们村已经算是最大的屋子了,在这里举行婚礼再合适不过,加上村里有个什么活动,也喜欢在文化大厅办,喜庆的装扮什么的,装备都有。
红色的桌布,各种各样的彩旗,这还不算,屋顶还要挂上红灯笼,这是村里每年过年时候会挂在街头巷尾的。
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喜字贴纸,美中不足的是,只有一面是红的。
整个文化大厅这会儿看起来还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的氛围……
女方的一家也都在场,可以看到这会儿对亲家的安排非常满意,打量着周围的装饰不住的点头。
在麦芽糖上场之后更是眼前一亮,飞快把麦芽糖一扫而光。
除了唐清他们这一桌,其他桌子上的麦芽糖都是盘子刚落桌,空了。
他们桌有张浩,还有唐清,其他的又都是学生,本来脸皮就薄一些,他们两个没发话,竟然没人伸手拿糖。
最后还是张浩一把把盘子端过去,然后数了一下糖,二十四个,他们桌上带上他一共九个人,每人两个还多出来六个,有三个人要少一个啊……
这个糖其实是装盘的人随手抓的,看着每个盘子满满的,差不多就行,也没数数。
“我不要了,你们几个分吧。”她家还有挺多,她退出正好凑个整数。 ↑返回顶部↑
这个大半辈子都埋头跟水泥砖头打交道的老头儿后半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成家,眼看这个目标就要顺利完成,这会儿开心的不行。
给唐清和白睿一人抓了一大把,说:“叔也没啥能给你们的,这点儿喜糖你们收下,争取早点结婚!”
唐清也没多想,乐呵呵的收下,她不是那么喜欢吃糖,但是将近半年没吃,这时嘴巴还有些许的想念糖的味道。
白睿就不一样,作为一个心里有鬼的人,听什么都会自动变形,这会儿听到的就是祝他们早点结婚,大叔这可以啊,等过两天的时候他去帮忙,肯定好好干。
结婚当天,新郎穿着西装,新娘则是穿一身大红色裙子,这衣服是在李远家做的,红丝绒裙子搭配着白色的毛披肩,显得新娘气色格外的出众。
这能不出众嘛,大家都穿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新娘虽然有一个毛披肩,屋里也有地暖,还是能看出来这会儿冷的不行。
“我妈说了,就这一小会儿,当然要美美的,而且还有结婚录像呢,不美怎么能行,她要是结婚也愿意受一会儿罪,毕竟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
唐清和陈丹丹来的比较早,她们两个坐在一桌,同桌的都是些学生,张浩也在这桌。
话说自从大炮仗事件之后,张浩就成了他们村的孩子王,哪个孩子不佩服他,就他的炮仗最大最响亮,挨的打也最狠。
这会儿陈丹丹正跟唐清说她从她妈那听来的消息,“裙子底下穿了厚打底裤的,反正裙摆够大也看不到,上面又有毛披肩,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冷。”
那就行,她还以为真就穿裙子呢,也太勇敢了。
“李叔这审美可以啊,宝刀不老,这审美挺新潮的呀。”
新娘身上穿的裙子可以说直接拉高了村里的审美标准,红色的长袖,方领带小v,大裙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是个轮回?
“不是的,这是李媛姐定的款式,李叔原来打算做的裙子我都不好意思说。”
这几天唐清忙着做麦芽糖没出去,陈丹丹他们这群精力旺盛的孩子,每天啥事也没有,手机上游戏什么的也玩不了,好不容易有个结婚的喜事,满村跑。
男孩子跟着大老爷们收拾文化大厅,擦桌子,借凳子什么的,陈丹丹就喜欢跟着她妈她们去看新娘新郎的衣服。
新娘服从选款式到选料到最后做出来,她每天都有看的,说句大言不惭的话,她就是个监工的,还做了点贡献,新娘的毛披肩其实不是披肩,是她一个棉服上面的大毛领……
现在看来,效果相当不错嘛,大家都以为那是个披肩,她就说嘛,把它当披肩不是她的错,是真的很像披肩。
婚礼的举办场地依旧是任劳任怨的文化大厅,没办法,文化大厅在他们村已经算是最大的屋子了,在这里举行婚礼再合适不过,加上村里有个什么活动,也喜欢在文化大厅办,喜庆的装扮什么的,装备都有。
红色的桌布,各种各样的彩旗,这还不算,屋顶还要挂上红灯笼,这是村里每年过年时候会挂在街头巷尾的。
窗户上贴着大红的喜字贴纸,美中不足的是,只有一面是红的。
整个文化大厅这会儿看起来还真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的氛围……
女方的一家也都在场,可以看到这会儿对亲家的安排非常满意,打量着周围的装饰不住的点头。
在麦芽糖上场之后更是眼前一亮,飞快把麦芽糖一扫而光。
除了唐清他们这一桌,其他桌子上的麦芽糖都是盘子刚落桌,空了。
他们桌有张浩,还有唐清,其他的又都是学生,本来脸皮就薄一些,他们两个没发话,竟然没人伸手拿糖。
最后还是张浩一把把盘子端过去,然后数了一下糖,二十四个,他们桌上带上他一共九个人,每人两个还多出来六个,有三个人要少一个啊……
这个糖其实是装盘的人随手抓的,看着每个盘子满满的,差不多就行,也没数数。
“我不要了,你们几个分吧。”她家还有挺多,她退出正好凑个整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