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章 鸿沟难走(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板城有一个黄河渡口,称之为板渚,王连记得这个渡口就是通济渠的起始点,黄河之水从这里沿着通济渠一路流向东南,最终汇入淮河。
  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午,王连等人来到板渚渡口,果然看见一条长满荒草的沟渠,朝着东南方向延伸过去。
  这条沟渠叫做鸿沟,跟汉语词汇中的鸿沟无关,只是很早之前的一条运河工程。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为战争需要,受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工程启发,开凿了鸿沟,汇集附近的多条河流水道,将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
  鸿沟的位置非常重要,水陆运输很方便,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到了汉朝,因为黄河从黎阳改道,冲刷很多黄土高原的泥沙过来,淤塞了鸿沟,最终被放弃。
  即将开凿的通济渠,也要面对泥沙淤塞的问题,却不在王连考虑的范围之内,后世自然有人会对此进行长期不懈地疏浚。
  “大人,还有继续南下吗?”皇甫定问道。
  “当然,咱们就沿着这条鸿沟走,实地看一下淤塞状况,大家多辛苦点,百姓开凿的时候,也省去些劳苦。”王连道。
  “好!”皇甫定有些不情愿,在这种地方,即便是骑马也非常不便,对马蹄的伤害也很大。
  王连才不管这些,必须看清楚情况,通济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也创造了一系列大型城市的诞生,必须要尽量修好。
  队伍沿着鸿沟一路向下,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每到一处有河流穿行的地带,王连总是会停下来,测量水流的速度,以便于计算流量。
  隋炀帝要乘舟南下,王连看过史料记载,那是大型龙舟,因此,通济渠不但要宽阔,河水也必须很深,要是让龙舟搁浅了,他只能选择立刻跑路。
  风餐露宿过了十几天,人马都非常疲惫,王连这才带人走完了鸿沟,来到淮河岸边的盱眙县,隶属于江都郡。
  县令将队伍迎进城内,好酒好菜招待,王连表示,会在此地休息三日,并且让他准备船只,通过淮河之后,队伍还要继续向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