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23节(3 / 4)
二姐接到信儿第二天就回家来了。她这才刚回去没半个月呢。要说起来,二姐结婚之后,因为离家近,不到十里地,回娘家的频率比大姐当年还高,大姐正打有了孩子,回来的少一些了,二姐充分继承了大姐的优良传统,结婚这半年,回娘家就得住上一半时间了。也难为了两位姐夫,不但没提反对意见,还得负责接送。
二姐能回来这么频,一是还没有怀孕,没有绊腿的,抬脚就能走,还有就是自己个儿单过,不用伺候公婆,只要不耽误家里的活儿,想走就能走了。二姐夫平常在外面上班,有时候去远一些的地方放电影,一走就是好几天,就留二姐自己在家。二姐不敢自己个儿在家里住,不是叫她婆婆去做伴儿,就是回娘家。婆婆家也都理解。
再说了,二姐嫁过去这半年,在整个三门李屯都是出了名儿的能干。地里农活是一把手不算,家里家外的,就没有不会干的,手还巧,做那衣服鞋,明明是一个样式,看着都比别人家的好看上两分。虽然没住在一起,对公公婆婆却是一点儿不差事儿,园子里水果蔬菜摘了肯定先给后院儿公婆送去一份,二姐夫从外面回来,带了吃的,做好了,一准把公婆请到前院儿吃饭。开春儿换下的棉衣,第一时间,二姐就跟拿到前院拆洗了,又给续上了一层新棉花做好了送回来。全屯子,哪个提起来二姐,不羡慕李全上辈子积了德,娶了这么好个媳妇。这些事儿都做好了,回个娘家,算啥啊。
快到办酒席的日子之前,有一天,三姐下班回有,脸色明显是不高兴了。明子娘一看她拉拉个脸,就问她怎么了,三姐只说是学校里学生不好好学习,上课打架,气的。
明子感觉三姐应该不是跟学生生气,她那心跟大海似的,轻来轻去的,她都不知道生气,这时候学生都怕老师,小文哥那么淘气的,上班的时候都老老实实的,不可能有学生能把她气那样儿,肯定还是有别的事儿。正好看到三姐把小文哥叫到仓房里说话,明子就跟过去了。
“小文儿,高章子在下班道上堵我,说要把酒席给砸了,磕碜磕碜咱家。我想好了,他要是真敢来,我就豁出去了,跟他拼了。”三姐说的咬牙切齿,可是明子在门口听的却是莫名想笑,三姐啊,您这样的,能跟谁拼了啊?
“这瘪犊子玩意儿,还没治了呢。没事儿,三姐,你放心,有我呢。他要是敢来,我宰了他。”明子就听到小文哥的声间传出来,这高章也是够神经病的了,你也不想想,小文哥已经长大了,关家还能再让你熊住?
“嗯呢,我就跟你说了,这事儿咱娘俩办了得了,别跟婶儿说了,省得她担心。”哎呀,三姐都知道想这么多啦?
明子转身就回屋了,偷偷把这事儿跟大哥说了,大哥就跟二舅说了一遍。二舅当时就生气了,“还没人的了呢,欺负咱家没人啦?你看我的,他要敢来,我不打残废他不算完。”二舅说到做好,酒席当天,木王堡来的二三十号青壮,那声势就够吓人的了。
不过,二舅的准备没用上。因为小文哥在酒席那天一大早上,就拿了把菜刀,坐在了明子家的后墙头上,正好对着高章家的窗户,他们家人能看得真真儿的。
小文哥从早上一直坐到晚上参加酒席的客人散场回家。高章连个屁都没敢出来放。
酒席那天,明子娘让大哥把未来大嫂也接过来了,她的心思很明显,这是要在亲戚面前显摆她未来儿媳妇儿呢。未来大嫂也不矫情,跟着大哥大大方方的就过来了,进门放在手里的包儿就进了厨房帮着忙活,干活儿那利索劲儿让帮忙的婶子夸了又夸,明子娘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整个酒席这天,明子娘那腰杆挺的,倍儿直。咳嗽都不咳嗽了。在地上来回走动了一小天儿招呼客人啥的,也没见她累。
这精神力量真是太神奇了。明子希望娘天天都这么高兴才好呢!
能把客人都送走了,未来大嫂才把给明子的礼物拿出来,是一件的确良的单衣,一看就是刚做好的,活儿很精致,衣服样子也新式,说是大学生了,得穿得好看点儿。明子乐呵呵的收着,也不客气,直说谢谢嫂子,闹得未来大嫂追着她打,老姐也跟着过来闹,明子娘在炕上坐着乐呵呵的看着她们几个疯闹,也不说。
吃过了晚饭,大哥才带着未来大嫂一起回厂里了。家里堂姑姑也没走,还有二姨三姨四姨等等都还在呢,一个劲儿的跟明子娘夸赞未来大嫂。
家里这么多客人,住不下,二姨家和八爷爷家都帮着招待。又热闹了两天,人才都走完。
接下来,明子就得准备上大学的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刚收到了上榜通知,完全没有了码字的力气……
我要出去逛街散散心了……
晚上回来再码二更
晚上见
ps:男主是顾向北啊,不是很明显吗???
第49章 报道
通知书附带的说明里有讲要自己准备行李的。接下来一直到开学之前,明子就是给自己准备行李。中间士安大哥还特意去了趟大学,给明子探探路,暑假有好多学生没回家,还在学校的,也能看个差不多,再加上打听。还真让大哥给问了个八、九不离十。
大哥回来跟明子说,还要迁户口和粮食关系啥的,还得自己带上至少一个月的粮票,一个月以后学校的补助才能发下来。被褥也要自己准备,还有洗漱用品,包括餐具都是要自己买的。如果嫌麻烦的话,钱带足了到学校买也是一样,学校哪市中心很近,省城里有百货商店,什么都能买到。
明子娘一听,就张罗着给明子做新被褥。明子说不用,旧的拿去用就好了,年年都拆洗,干净得很,看着也不旧。明子娘说什么也不同意,说旧的留着明子放假回来盖,上大学了,得用新的。
正好,大哥结婚未来大嫂也要做新被褥,大嫂家离得太远,也不好来回的折腾,就说了在明子家做被了。明子娘就带着明子和未来大嫂一起进县城里买被面儿。其实明子娘手里攒着好几套被面儿呢,不过是想让大嫂选新样子罢了,明子可没想自己选,她对现在的花布眼盲的很,觉得都差不多。这回进城,主要是买棉花。
“大娘,您手里没攒几床被面儿啊?咱别花冤枉钱了,给妹妹买一床新样式的得的。我们就用你手里的就挺好的。”未来大嫂看明子娘看花布,赶紧表明立场。 ↑返回顶部↑
二姐能回来这么频,一是还没有怀孕,没有绊腿的,抬脚就能走,还有就是自己个儿单过,不用伺候公婆,只要不耽误家里的活儿,想走就能走了。二姐夫平常在外面上班,有时候去远一些的地方放电影,一走就是好几天,就留二姐自己在家。二姐不敢自己个儿在家里住,不是叫她婆婆去做伴儿,就是回娘家。婆婆家也都理解。
再说了,二姐嫁过去这半年,在整个三门李屯都是出了名儿的能干。地里农活是一把手不算,家里家外的,就没有不会干的,手还巧,做那衣服鞋,明明是一个样式,看着都比别人家的好看上两分。虽然没住在一起,对公公婆婆却是一点儿不差事儿,园子里水果蔬菜摘了肯定先给后院儿公婆送去一份,二姐夫从外面回来,带了吃的,做好了,一准把公婆请到前院儿吃饭。开春儿换下的棉衣,第一时间,二姐就跟拿到前院拆洗了,又给续上了一层新棉花做好了送回来。全屯子,哪个提起来二姐,不羡慕李全上辈子积了德,娶了这么好个媳妇。这些事儿都做好了,回个娘家,算啥啊。
快到办酒席的日子之前,有一天,三姐下班回有,脸色明显是不高兴了。明子娘一看她拉拉个脸,就问她怎么了,三姐只说是学校里学生不好好学习,上课打架,气的。
明子感觉三姐应该不是跟学生生气,她那心跟大海似的,轻来轻去的,她都不知道生气,这时候学生都怕老师,小文哥那么淘气的,上班的时候都老老实实的,不可能有学生能把她气那样儿,肯定还是有别的事儿。正好看到三姐把小文哥叫到仓房里说话,明子就跟过去了。
“小文儿,高章子在下班道上堵我,说要把酒席给砸了,磕碜磕碜咱家。我想好了,他要是真敢来,我就豁出去了,跟他拼了。”三姐说的咬牙切齿,可是明子在门口听的却是莫名想笑,三姐啊,您这样的,能跟谁拼了啊?
“这瘪犊子玩意儿,还没治了呢。没事儿,三姐,你放心,有我呢。他要是敢来,我宰了他。”明子就听到小文哥的声间传出来,这高章也是够神经病的了,你也不想想,小文哥已经长大了,关家还能再让你熊住?
“嗯呢,我就跟你说了,这事儿咱娘俩办了得了,别跟婶儿说了,省得她担心。”哎呀,三姐都知道想这么多啦?
明子转身就回屋了,偷偷把这事儿跟大哥说了,大哥就跟二舅说了一遍。二舅当时就生气了,“还没人的了呢,欺负咱家没人啦?你看我的,他要敢来,我不打残废他不算完。”二舅说到做好,酒席当天,木王堡来的二三十号青壮,那声势就够吓人的了。
不过,二舅的准备没用上。因为小文哥在酒席那天一大早上,就拿了把菜刀,坐在了明子家的后墙头上,正好对着高章家的窗户,他们家人能看得真真儿的。
小文哥从早上一直坐到晚上参加酒席的客人散场回家。高章连个屁都没敢出来放。
酒席那天,明子娘让大哥把未来大嫂也接过来了,她的心思很明显,这是要在亲戚面前显摆她未来儿媳妇儿呢。未来大嫂也不矫情,跟着大哥大大方方的就过来了,进门放在手里的包儿就进了厨房帮着忙活,干活儿那利索劲儿让帮忙的婶子夸了又夸,明子娘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整个酒席这天,明子娘那腰杆挺的,倍儿直。咳嗽都不咳嗽了。在地上来回走动了一小天儿招呼客人啥的,也没见她累。
这精神力量真是太神奇了。明子希望娘天天都这么高兴才好呢!
能把客人都送走了,未来大嫂才把给明子的礼物拿出来,是一件的确良的单衣,一看就是刚做好的,活儿很精致,衣服样子也新式,说是大学生了,得穿得好看点儿。明子乐呵呵的收着,也不客气,直说谢谢嫂子,闹得未来大嫂追着她打,老姐也跟着过来闹,明子娘在炕上坐着乐呵呵的看着她们几个疯闹,也不说。
吃过了晚饭,大哥才带着未来大嫂一起回厂里了。家里堂姑姑也没走,还有二姨三姨四姨等等都还在呢,一个劲儿的跟明子娘夸赞未来大嫂。
家里这么多客人,住不下,二姨家和八爷爷家都帮着招待。又热闹了两天,人才都走完。
接下来,明子就得准备上大学的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刚收到了上榜通知,完全没有了码字的力气……
我要出去逛街散散心了……
晚上回来再码二更
晚上见
ps:男主是顾向北啊,不是很明显吗???
第49章 报道
通知书附带的说明里有讲要自己准备行李的。接下来一直到开学之前,明子就是给自己准备行李。中间士安大哥还特意去了趟大学,给明子探探路,暑假有好多学生没回家,还在学校的,也能看个差不多,再加上打听。还真让大哥给问了个八、九不离十。
大哥回来跟明子说,还要迁户口和粮食关系啥的,还得自己带上至少一个月的粮票,一个月以后学校的补助才能发下来。被褥也要自己准备,还有洗漱用品,包括餐具都是要自己买的。如果嫌麻烦的话,钱带足了到学校买也是一样,学校哪市中心很近,省城里有百货商店,什么都能买到。
明子娘一听,就张罗着给明子做新被褥。明子说不用,旧的拿去用就好了,年年都拆洗,干净得很,看着也不旧。明子娘说什么也不同意,说旧的留着明子放假回来盖,上大学了,得用新的。
正好,大哥结婚未来大嫂也要做新被褥,大嫂家离得太远,也不好来回的折腾,就说了在明子家做被了。明子娘就带着明子和未来大嫂一起进县城里买被面儿。其实明子娘手里攒着好几套被面儿呢,不过是想让大嫂选新样子罢了,明子可没想自己选,她对现在的花布眼盲的很,觉得都差不多。这回进城,主要是买棉花。
“大娘,您手里没攒几床被面儿啊?咱别花冤枉钱了,给妹妹买一床新样式的得的。我们就用你手里的就挺好的。”未来大嫂看明子娘看花布,赶紧表明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