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 第28节(3 / 4)
三人期望也不高,殿试中能保持住现有名次即可。至于前四,基本是由世家包揽的,这是天子与朝臣心里默认的。
倒也不是全然由权势操纵,而是世家间底蕴深厚,儒学的著读就不知道有多少种,更有名师指点,先天眼见就高了其他学子一筹。
故而能得中进士的,即便不如少数寒门学子,相差也不会太大,因此基本不会招致大的非议。
至于说周家,在地方上还算有点名声,到了权贵遍地的京城,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也是前世男主发达后轻易就能毁了周家的原因,鸡头总是不如凤尾的。
少数真正有天赋的寒门子弟,若学识远超常人,也不是没有机会登顶。
总之,大晋朝的科举考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少农门子弟有这个出头的机会。
另一边的庆城,周家、庄家还有卢家,自都是高兴非常的,这一个多月来,陆陆续续有书信回来,故而三人相交莫逆的消息三家里多少知道点。卢淮也算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利让自己进了周家父母的眼里。
尤其这次三人同行一起得中,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啊,以后都是同门,关系更亲密了几分。
就说周家吧,饶是周父平常那么冷着个脸,这阵子去上衙也压不下脸上的笑意,儿子有出息比什么都让他高兴,周母就更别提了。
庄家,庄母这个常年吃斋念佛的也忍不住上了周家的门,一会说自家好多年没办大事怕这进士宴给自己弄砸了,一会又说要是儿媳在就好了,倒是把周母吓的够呛。只得在料理自家开宴席的同时,指点下庄母。
卢家就简单多了,农户家,简单请下族、村里长辈和亲近的同门,倒没有需要太多讲究的。
考生们这一去,待回来已是三个月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身娇肉贵的文弱书生,哈哈,被我自己的形容逗乐了。
今天月底了,和大家讨一个营养液呀。
明天五一放假啦,作者君也即将有新的封面啦,高兴,下章评论的发红包。订阅的小天使们记得留个评噢。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朝游北海 10瓶;乌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哥儿世界贵女子7
且说京城, 琼林宴后便就是等着授官了, 这会儿大家比前面考试时都还忧心。毕竟考不中也就3年后再来,这官要是这一时差了, 指不定这一生也就默默无闻了。
须知,进士授官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 授官的地方好坏大多能直接影响到一生。
考得好的也可能使坏给你扔去个穷乡僻壤, 让你一辈子出不了头;考得不好的也能运作一番进翰林, 指不定就能官运亨通。
这时候,人脉、门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不过, 这也只是官场起始点的难易,后面是发达还是落没就得靠自己了。有才干的人总是不那么容易被埋没的。
三人中, 周念学和卢淮都选择了被安排进翰林院, 这是最稳扎稳打的做法。翰林院汇聚了整个大晋朝最顶尖的文人学子, 三年的学习足以他们的学识再跨上一个台阶了, 那时选官才是好时机。
而庄子瑜却是已经打算谋求一个外放的地方官了。
不同于其他两人的等得起, 庄子瑜觉得自己迫切需要走进现实的官场。本来庄父去世时官场人脉就散了一大半, 若再是不捡起来, 怕是从翰林院出来人家都不记得有他这么个人了。故而这几日,庄子瑜一直在京城东奔西走、寻找庄父的故人寻求门路。
周念学有点替他可惜,大晋朝一直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他们三个成绩都还行,进翰林院肯定没有问题的,待三年后再选官又是另一番新气象。
庄子瑜这番选择虽情有可原、但也是自断了以后可能的大好前途。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 自己背后好歹还有一个周父,对方家中却只有一个寡母、亲族也不大能靠的上,无奈之举罢了。
三年,在翰林院基本什么也做不了,大把学子一生就浪费在里面了;而在地方,好好治理一地却足以做一些成绩来了。若是考评优秀,说不定还能升上半级、一级,才能维持住以前庄父的生前人脉,有价值的人才有谈人脉的价值。 ↑返回顶部↑
倒也不是全然由权势操纵,而是世家间底蕴深厚,儒学的著读就不知道有多少种,更有名师指点,先天眼见就高了其他学子一筹。
故而能得中进士的,即便不如少数寒门学子,相差也不会太大,因此基本不会招致大的非议。
至于说周家,在地方上还算有点名声,到了权贵遍地的京城,那就什么都不是。这也是前世男主发达后轻易就能毁了周家的原因,鸡头总是不如凤尾的。
少数真正有天赋的寒门子弟,若学识远超常人,也不是没有机会登顶。
总之,大晋朝的科举考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至少农门子弟有这个出头的机会。
另一边的庆城,周家、庄家还有卢家,自都是高兴非常的,这一个多月来,陆陆续续有书信回来,故而三人相交莫逆的消息三家里多少知道点。卢淮也算达到自己的目的,顺利让自己进了周家父母的眼里。
尤其这次三人同行一起得中,这得是多大的缘分啊,以后都是同门,关系更亲密了几分。
就说周家吧,饶是周父平常那么冷着个脸,这阵子去上衙也压不下脸上的笑意,儿子有出息比什么都让他高兴,周母就更别提了。
庄家,庄母这个常年吃斋念佛的也忍不住上了周家的门,一会说自家好多年没办大事怕这进士宴给自己弄砸了,一会又说要是儿媳在就好了,倒是把周母吓的够呛。只得在料理自家开宴席的同时,指点下庄母。
卢家就简单多了,农户家,简单请下族、村里长辈和亲近的同门,倒没有需要太多讲究的。
考生们这一去,待回来已是三个月后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身娇肉贵的文弱书生,哈哈,被我自己的形容逗乐了。
今天月底了,和大家讨一个营养液呀。
明天五一放假啦,作者君也即将有新的封面啦,高兴,下章评论的发红包。订阅的小天使们记得留个评噢。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朝游北海 10瓶;乌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哥儿世界贵女子7
且说京城, 琼林宴后便就是等着授官了, 这会儿大家比前面考试时都还忧心。毕竟考不中也就3年后再来,这官要是这一时差了, 指不定这一生也就默默无闻了。
须知,进士授官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 授官的地方好坏大多能直接影响到一生。
考得好的也可能使坏给你扔去个穷乡僻壤, 让你一辈子出不了头;考得不好的也能运作一番进翰林, 指不定就能官运亨通。
这时候,人脉、门路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不过, 这也只是官场起始点的难易,后面是发达还是落没就得靠自己了。有才干的人总是不那么容易被埋没的。
三人中, 周念学和卢淮都选择了被安排进翰林院, 这是最稳扎稳打的做法。翰林院汇聚了整个大晋朝最顶尖的文人学子, 三年的学习足以他们的学识再跨上一个台阶了, 那时选官才是好时机。
而庄子瑜却是已经打算谋求一个外放的地方官了。
不同于其他两人的等得起, 庄子瑜觉得自己迫切需要走进现实的官场。本来庄父去世时官场人脉就散了一大半, 若再是不捡起来, 怕是从翰林院出来人家都不记得有他这么个人了。故而这几日,庄子瑜一直在京城东奔西走、寻找庄父的故人寻求门路。
周念学有点替他可惜,大晋朝一直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他们三个成绩都还行,进翰林院肯定没有问题的,待三年后再选官又是另一番新气象。
庄子瑜这番选择虽情有可原、但也是自断了以后可能的大好前途。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 自己背后好歹还有一个周父,对方家中却只有一个寡母、亲族也不大能靠的上,无奈之举罢了。
三年,在翰林院基本什么也做不了,大把学子一生就浪费在里面了;而在地方,好好治理一地却足以做一些成绩来了。若是考评优秀,说不定还能升上半级、一级,才能维持住以前庄父的生前人脉,有价值的人才有谈人脉的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