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鲁盼儿仿佛看到一队身着古装的汉人在金兵的押解下从汴梁出发,经历千辛万苦到了北地,而这枚当时还是崭新的铜钱就在他们的行囊里藏着,随着被掳去的钦宗和徽宗皇帝辗转数千里,又隔了千年,而今出现在自己的手中,“真是神奇呀!”
  “这枚古钱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堪为珍品!”
  杨瑾兴奋不已。
  鲁盼儿替他擦擦汗,“瞧你热的。”
  杨瑾急着将好消息分享给妻子,半晌才冷静下来,突然想起,“我看到这枚钱太高兴了,饭也没做,那对铜狮子也忘记带来了。”
  别看杨瑾收集了许多文物,但能被他如此称赞不已的并不多,鲁盼儿便笑,“你若是想得起来,我才奇怪呢。”
  “已经十一点多了,”杨瑾将古钱小心地收了起来,瞧着鲁盼儿笑,“我可以请你出去吃午饭庆祝一下吗?”
  正是顾客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呢,不过鲁盼儿拉着他的手,“我们悄悄溜出去一会儿。”
  磁器口附近有好几家饭店,鲁盼儿挑了一间小店,“我们吃面条吧,很快的。”
  身为老板的自己把大家扔下出来吃饭,总有点心虚。
  杨瑾从善如流地点了两碗面,“有点简陋——晚上我们出去吃好的。”
  “中午已经在外面吃了,晚上还是在家,”鲁盼儿想了想,突然有了主意,“你给我做包饭吧。”
  包饭是红旗九队那边的一种吃法,用一片叶子将饭和菜包在一起起,杨瑾不解,“怎么突然想起包饭了?”
  “我收起这些铜钱的那天,正在一个个地看上面的字,都是清末同治、光绪之类的,还没看完,丰收丰美进来,想要拿几个出去玩儿,我就哄他们家里要吃包饭,让他们去采青菜,才把钱包起来放在箱子里。”
  鲁盼儿回想起那天的情景笑了,“那时候家里难得吃好的,双胞胎听说要吃包饭都高兴地去菜园采了生菜叶,我就炒了点酱鸡蛋,加上玉米碴饭给他们做了一顿包饭,大家还吃得挺香。”
  原来还有这个缘故。
  杨瑾一笑,“这个容易,晚上我就做包饭。”
  晚上鲁盼儿到了家,就见桌上摆了洗净的嫩白菜叶,又有大米和小米混在一起做的二米饭,又有猪肉、洋葱、土豆、胡萝卜、蘑菇等七八样菜都切成细丁炒熟,惊叹一声,“做这么多样菜呀!”
  “这么多菜也不足以表扬你的功劳——我收藏的古钱上万,也只在书中见过靖康通宝,没想到你收的几十枚钱里就有一枚,真是奇迹!”
  鲁盼儿一面听他说,一面笑着白菜叶铺平,放上一层饭,再将每样菜都盛了些,最后将菜叶卷起做成包饭,先给了两个孩子,又教他们,“包饭是要用手捧着吃的,对就这样。”
  这时杨瑾也包好一个递给她,“尝尝吧。”
  鲁盼儿咬了一口,“嗯,真好吃!”
  “关于这枚靖康通宝,我准备写一篇论文,已经列了提纲,明天到学校请纪老师看一看……”
  杨瑾又做了个包饭,心思却显然没在吃上。
  鲁盼儿知道他满脑子都是靖康通宝,便问:
  “我的铜狮子是不是没擦?”
  “果然忘记了。”
  杨瑾就笑,“我瞧着你不必要这对铜狮子了,霓裳羽衣已经很兴旺了,中午吃饭都匆匆忙忙的。”
  “秋冬正是毛衣好卖的时候,顾客自然多了。
  不过,再加上铜狮子,生意还会更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