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7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鲁盼儿瞟了他一眼,都是刚刚闹的太凶,才迷糊了一会儿。
  杨瑾显然懂她的意思,笑了笑便指了她手中的寿星,“是不是很奇怪,这里竟然有中国的老物件?”
  鲁盼儿点了点头。
  “我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中国的文物,这些古董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比如,这件明代的象牙人物像就是五美元在跳蚤市场买的。”
  杨瑾又拿起一个瓷盘,穿着低胸蕾丝花边裙的金发女子坐在花园里,怀里抱着一只雪白的小狗,“这件历史价值不如刚才的牙雕,但价格却贵了不少——清代外销瓷,以前我只在文献上看过,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瓷盘的图案是按外国人的喜好设计的,与国内的风格迥异……”
  鲁盼儿看了一件又一件,“你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呀,到哪里都喜欢收集这些老物件。”
  “我们的东西流到外面,只要有能力自然要收回去。”
  杨瑾看着鲁盼儿,“不过,为了买这些东西,我回国就不能带几大件了。”
  公费留学的生活费比较宽裕,中国人又节省,差不多每人都能攒下一笔钱,回国时最流行的就是带几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等,不必真正从美国买回来,拿着钱和手续直接到友谊商店提货就可以了。
  “我倒觉得这些古董比几大件好多了,家里又不缺那些东西。”
  鲁盼儿特别理解杨瑾,眼见着中国的文物流失海外,他怎么辛苦也要想办法买回来的,所以她也特别心疼,“你一定为这些东西省吃俭用了吧。”
  “还好了。”
  杨瑾摇摇头,献宝般地让鲁盼儿看,“这两件北朝的铜鎏金飞天特别贵,我打工的钱都差不多都用在这上面,但觉得特别值得。”
  “你怎么还去打工了?”
  “公费留学的同学多半都打工,除了挣钱,也为了增加经历。
  我因为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打工最少了。
  不过教汉语很适合我,自己也能提高英语水平,收入也高。”
  杨瑾便笑着让鲁盼儿欣赏这对铜鎏金飞天,“这对飞天身姿曼妙飘逸,面含微笑,神情喜悦,一人怀抱琵琶,一人击鼓,载歌载舞,历经了千年,是不是依然能感觉到她们充满着灵动的韵律感?”
  鲁盼儿果然被迷住了,半晌才重新想起来,“国外卖的古玩果然比中国贵多了。”
  杨瑾打工挣的钱并不少呢。
  “其实比起拍卖会的价格还便宜不少呢。”
  “瞧瞧你,到美国一件衣服、用品也没添……”
  “你给我带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当然不用添了。”
  杨瑾又看看满满的书架,语气间十分满足,“这些书有在书店买的,也有在旧书市场淘的,还有与朋友交换的,但都是精挑细选而来,我都要带回国。”
  “还好,我们家有足够的房子藏书。”
  杨瑾也笑了,看看手表,“就到晚饭时间了,我带你去吃西餐。”
  “我们吃汉堡包吧。”
  新出版的英语书介绍了美国的汉堡包,鲁盼儿很想见识一下。
  “汉堡包是快餐,与正式的西餐相差还很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