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场宫宴谷欠意何为,众人都心知肚明,听得四皇子这句话,众人纷纷看了过来,都等着穆淮说他在看哪家的姑娘。
  穆淮不慌不忙,放下手中酒盏,似是思索了一番才道:“心仪倒也说不上,只不过方才猛然间一眼,以为又看到了锦嫣。”
  锦嫣……四皇子咂咂嘴,忽然又不想要那美人了。
  若她是穆淮看上的人,那他抢过来才有意思,可穆淮不过是因为锦嫣才多看她两眼,抢过来还有什么意思?
  要抢,也要抢锦嫣才是。
  众人听后纷纷了然,就连皇帝也只“唔”了一声,没再多问。
  只有敏贵妃饶有兴趣道:“本宫从未见过那锦嫣公主,不知她生得什么模样,竟能让太子记挂这么多年。太子不若指给本宫看看,看到底是哪家的姑娘这么好福气,能生得同太子的心上人相像?正好本宫也能瞧瞧,这锦嫣公主大略是个什么模样。”
  穆淮直觉敏贵妃别有用心,不谷欠将那位姑娘牵扯进来,正要说几句旁的话打个圆场略过此事,就听得一旁的四皇子看热闹不嫌事大般地抬手一点:“诺,母妃您瞧,就是那边那位穿着秋香绿衣衫的姑娘。”
  敏贵妃抬眼看去,瞧了好一会儿才转回来,朝着皇帝道:“的确是个容色倾城的美人,本宫身为女子都看痴了,难怪太子也移不动目光。”
  顿了顿又道:“本宫瞧着像是姜家的姑娘,虽说让她做太子妃来身份低了些,但架不住太子喜欢,陛下意下如何?”
  敏贵妃笑意盈盈,似乎处处都在为穆淮着想,可穆淮听了,却兀自敛了眉,遮住了眼中的那一抹冷意。
  谁人不知皇帝颇有些忌惮姜家,正逐步削弱姜氏一族在朝堂上的势力?皇子要取姜氏女,岂不是明摆着要同皇帝对着干?
  再说,如今姜老太爷虽已早早请辞,姜家这一辈的家主也只在翰林院挂了个闲职,可姜家人脉仍在,宁愿让皇帝不喜也要求娶姜家女,只怕众人皆会猜测这是看中了姜家手中的势力,为夺位而做准备了。
  皇帝听得敏贵妃话语,果然皱了眉,问穆淮道:“今日本就是为你而设的宴,你若当真瞧上了哪家的姑娘,也是喜事一桩。”
  这便是在试探了。
  穆淮抬眸看向主位上的二人,神色平静:“那位姑娘的确很好,只可惜儿臣已先入为主,错将她看做锦嫣,只怕日后看向她时处处都有锦嫣的影子,还是罢了。”
  皇帝“嗯”了一声,神色松了些许,玩笑道:“若日后晋国使臣来燕,你倒是可以同他说说,让锦嫣过来和亲。”
  穆淮并未顺着这话说下去,而是不动声色地转了话头,说起旁的去了。
  有了这个插曲在,太子妃一事也不了了之,只不过宫宴过后,姜宁灵同晋国那锦嫣公主生得相像一事,便悄悄流传了开。
  只不过鲜少有人知晓,这是四皇子的手笔。
  四皇子得知姜宁灵是姜氏女后,明白自个儿不能明目张胆将她收进府中,否则便会失了父皇宠信,可又放不下那般美色,便故意将姜宁灵同锦嫣相像一事传了出去,这样一来,哪怕有少年郎想向姜府提亲,也得先想一想太子,而待到皇帝作古,那这美人还是得归他。
  毕竟当年锦嫣回晋国时那事,可是人人皆知。
  按说锦嫣不过是晋国送来的质子,待在燕国待够了年岁,便会送还回晋。
  皇帝虽不苛待质子,却也并不上心,一直放在行宫养着,一年里也见不上几回。
  可就在质子将回晋国时,行宫的老嬷嬷却发觉质子是女儿身。
  晋国原说送来的是太子赵恒弥,如今在燕国的却是个假的,还欺瞒了这么多年。
  皇帝自然震怒,当即就要处死这个质子,而后同晋国兴师问罪。正当朝臣都做好了向晋国开战的准备时,却又听闻太子去陛下面前劝说了好几个时辰,终于劝得陛下改了主意,只向晋国问罪,却并不为难这个质子,也不提发兵出征了。
  在这质子被送回晋国的那一天,京中众人纷纷瞧见,他们的太子殿下策马追至城外,将自己腰间的玉佩解下,差人送入了马车里,郑重地同马车中并未露面的质子道别。
  京中人这才明白,太子为何要力劝皇帝,原来是同那假扮太子的锦嫣公主交情匪浅。
  再后来,太子府中陆陆续续收过不少姬妾,却又陆陆续续被赶了出来,也迟迟未纳正妃,不少人猜测,太子定是放不下晋国的锦嫣公主,这才不近女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