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3 / 4)
夏 文看得更清楚,道,“这怎么成?当初联名上书的事就得罪了许多人,也就是现在的情势,咱家与宋家交好,再有阿白、阿腾、梨果、阿庆他们互为臂膀,在翰林勉 强度日。这还是咱家没出事的时候,一旦真出事,落井下石的不知有多少。就是辞官,也得光鲜的时候辞。若丢官弃职的回乡,做大夫也不一定能安生。”
“真是祸害!”夏文厌极了杨玉芙,心下已有主意,道,“你别过去,我去把这事说破,一了百了!”
夏文把爹娘都叫到老太太院里开会,直接说辞官的事。
夏老太太险些厥过去,连声问,“可是在翰林院被欺负了?”
夏 文摇头,说起前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初父亲入狱,家里凄惶不安,是什么光景。后来,一家子北上,千里迢迢,服侍的下人都病死在路上,若不是有阿让相 助,能不能活着到边城还得两说。到了边城,租了房子,生活还是没着落。母亲只能在外头找些浆洗的活干,阿玉做些简单的手工,父亲和阿武去书铺子里给人家抄 书,我到山上采药卖。那会儿,阿让说拿钱资助咱家,父亲没叫我收,一家子要吃饭,总收别人的钱,不是咱们这等人家的作派。那会儿日子不容易,现在想想,倒 是更有滋味些。”
“我是对表妹有成见,当初姨妈欢天喜地的来家里退亲,我偷偷去找过表妹,她见都未见我一面。后来她自蜀王府归 家,口口声声说当初是难忘与我的情义,蜀王世子方为难咱家。可我想了又想,当初她的模样,实不像旧情难忘的。”夏文道,“如今咱家好了,以前的事我仍忘不 了,父亲因她丢官入狱,一家子吃了多少苦。就是祖母,流了多少眼泪。姑妈是至亲,难不成全忘了先前的种种?”
“表妹如今出息了, 有钱有生意,我不想去沾她的光。前头的事,不计较便罢,以后也不必走得太近。我没那么宽的心胸,也忘不了父亲受的苦。咱家,自来书香传世,与那等好财贪富 的人家不同。当初,父亲是以得举晋身,到我这里,也是读书求得功名。我知道,莲表妹眼瞅着要嫁人,姑妈祖母难免想到时给莲表妹添些陪嫁。二弟阿玉也一年大 似一年,将来一娶一嫁,也是开销。咱们家,本不是以富庶立身的。只要以后我与武弟有出息,难道还怕妹妹们在婆家站不住脚?”夏文道,“咱家,终归不是什么 显赫人家。平日里吃穿不愁就是了,何必要去借那个光挣那些利钱!”
“老太太姑妈怎知外头的形势,我说表妹这生意来历不明,你们不 信。难道咱们不是骨肉,还是我见不得自己祖母姑妈好呢!如今贪图这些蝇头小利,将来一旦出事,就不是举家发配能得善了的!”夏文一声厉喝,夏老太太、夏姑 妈都变了颜色,夏文眼眶微红,凄声道,“若家里再出事,还有没有上次的运气!趁着如今还未深陷,我辞了官,咱们举家回乡吧。好不好的,总有个太平日子。” 说着眼泪便滚了下来。
夏老太太也给孙子说的掉了泪,夏姑妈还把别人当傻子,道,“上次你爹说了不让入股,就没入。阿文,你可别误会啊!”
夏老太太大怒,“还不去把银子要回来!以后谁也别提入股的事!”
夏姑妈吓得一缩脖子,不敢说话。
夏 文道,“我是祖母的亲孙子,祖母只管放心。将来妹妹们出嫁,我绝不委屈她们。我记得咱家最难的时候,家里能卖的卖了,能当的当了,就剩一座宅子,我本想卖 了,祖母拿了体己给我去打点父亲的官司。那样艰难的时候都熬过来了,咱们就安安稳稳的过咱们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以后回了家,我开个医馆,祖母只管在 家里做老祖宗,太平安稳,子孙绕膝,这也是一种福气。”
夏老太太拭泪道,“这是哪里的话,不入股就不入股,难道咱家还缺这几两嚼 用?你好生做官,就是孝顺我了。你这么辞了官,叫我以后到了地下,怎么跟你祖父交待呢?咱家好容易从你这里出息了,我跟你姑妈一辈子呆在乡下地方,县城也 没出过几回,这脑子就不如你们年轻的灵光。哪些当做,哪些不当做,你说就是。咱们齐心协力的,总不能扯你的后腿。将来你做了大官,给祖母请个诰命回来,祖 母这才威风呢。辞官的事,再不许说了。”
在孙子的官职与红利面前,夏老太太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尤其,她以前总觉着这个孙子离她远了,不与她一条心,事事只听媳妇的,她才更想多攒些体己在手里。如今夏文这一席话,把夏老太太的石头老心给说的又酸又软,哪里还顾得上别个。那些什么股,不入便不入吧。
还是孙子做官要紧。
夏文把事情挑明说了,夏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相对娘家外甥女,儿子才是她一辈子的依靠呢。
还有,她竟不知道当初儿子被退亲后还去找过杨玉芙,这没情义的,竟没见她儿子一面,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当初对夏文有情义!
真是上了她的鬼当!
夏太太回屋与丈夫道,“这个芙丫头,亏得咱家不计较,我只当她说的是真的!阿文也是,要早跟我说明白当初的事,我再不能叫芙丫头进门!”话间,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夏老爷叹,“孩子不想提,也是怕你伤心。”
夏 太太道,“我伤什么心?我伤心也是心疼阿文。真是个傻小子,芙丫头有什么好的,当初还特意去瞧她!我瞎了眼才给阿文定了她,祖宗保佑,咱们阿文有运道,娶 了长卿。杨家老爷不过是个秀才,举人都没考上。咱们亲家,正五品的官身,就是媳妇,当初嫁的时候,也没嫌咱家日子艰难。人家图什么,就是图阿文这个人!” 因极是恼恨杨玉芙,夏太太又想起赵长卿的诸多好处来。夏太太道,“还有见识。怪道文哥儿媳妇总劝我,我还当她是吃醋,她都是为了咱家着想啊。”夏家是经过 流放的,赚钱再要紧,夏太太也不想担着流放的风险。原来心里滋生出的对赵长卿不满的意思,在杨玉芙的反衬下,立刻烟消云散。夏太太真心觉着,再没有比赵长 卿更好的媳妇了。
此等变化之快,也实在令人无语了。
倒是夏姑妈将银子要回来,倍觉没脸,私下同母亲嘀咕,“定是文哥儿媳妇又给文哥儿吹了枕头风。”
夏老太太如今想想,闺女这话不无道理,只是,夏老太太板了脸道,“文哥儿媳妇再怎么吹枕头风,文哥儿是你亲侄儿,难道他会有什么坏心?我信不过孙子媳妇,也信得过孙子。”
夏姑妈掖揄,“现在母亲眼里还有谁,也就一个文哥儿了。”夏文做官这一年,不是没长进,格外的会做人了。自从剖心剖肺说的夏老太太哭了一声,他每天傍晚自衙门出来,必要买些老太太喜欢的吃食孝顺老太太,花不了多少银子,却让夏老太太倍觉欢心。
夏 老太太这般刁钻的人,看媳妇、孙子媳妇皆是诸多挑剔,可对儿孙是很识哄的。夏文买东西孝顺她,还时不时的陪她用晚饭,夏老太太深觉受到重视,这心立刻就回 转过来。听闺女这样说,夏老太太道,“没良心的丫头,你大哥何时亏待过你。就是阿文,待你这姑妈难道不好?我听他说,正在给莲丫头打听合适人家了。你别不 识好人心,不是亲侄儿,谁这样一心一意的为你打算。”
夏姑妈哼哼两声,不说话了。
夏姑妈厚着脸皮把入股的银子要了回去,杨玉芙气得摔碎了一屋子的东西。柳举人叹口气,不敢相劝,在外徘徊半日,听到屋里声响渐低,方转身离去。
☆、第234章
夏文做事素来有始有终,搞定自家女眷,他也没忘记去夏少卿府上通气。 ↑返回顶部↑
“真是祸害!”夏文厌极了杨玉芙,心下已有主意,道,“你别过去,我去把这事说破,一了百了!”
夏文把爹娘都叫到老太太院里开会,直接说辞官的事。
夏老太太险些厥过去,连声问,“可是在翰林院被欺负了?”
夏 文摇头,说起前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初父亲入狱,家里凄惶不安,是什么光景。后来,一家子北上,千里迢迢,服侍的下人都病死在路上,若不是有阿让相 助,能不能活着到边城还得两说。到了边城,租了房子,生活还是没着落。母亲只能在外头找些浆洗的活干,阿玉做些简单的手工,父亲和阿武去书铺子里给人家抄 书,我到山上采药卖。那会儿,阿让说拿钱资助咱家,父亲没叫我收,一家子要吃饭,总收别人的钱,不是咱们这等人家的作派。那会儿日子不容易,现在想想,倒 是更有滋味些。”
“我是对表妹有成见,当初姨妈欢天喜地的来家里退亲,我偷偷去找过表妹,她见都未见我一面。后来她自蜀王府归 家,口口声声说当初是难忘与我的情义,蜀王世子方为难咱家。可我想了又想,当初她的模样,实不像旧情难忘的。”夏文道,“如今咱家好了,以前的事我仍忘不 了,父亲因她丢官入狱,一家子吃了多少苦。就是祖母,流了多少眼泪。姑妈是至亲,难不成全忘了先前的种种?”
“表妹如今出息了, 有钱有生意,我不想去沾她的光。前头的事,不计较便罢,以后也不必走得太近。我没那么宽的心胸,也忘不了父亲受的苦。咱家,自来书香传世,与那等好财贪富 的人家不同。当初,父亲是以得举晋身,到我这里,也是读书求得功名。我知道,莲表妹眼瞅着要嫁人,姑妈祖母难免想到时给莲表妹添些陪嫁。二弟阿玉也一年大 似一年,将来一娶一嫁,也是开销。咱们家,本不是以富庶立身的。只要以后我与武弟有出息,难道还怕妹妹们在婆家站不住脚?”夏文道,“咱家,终归不是什么 显赫人家。平日里吃穿不愁就是了,何必要去借那个光挣那些利钱!”
“老太太姑妈怎知外头的形势,我说表妹这生意来历不明,你们不 信。难道咱们不是骨肉,还是我见不得自己祖母姑妈好呢!如今贪图这些蝇头小利,将来一旦出事,就不是举家发配能得善了的!”夏文一声厉喝,夏老太太、夏姑 妈都变了颜色,夏文眼眶微红,凄声道,“若家里再出事,还有没有上次的运气!趁着如今还未深陷,我辞了官,咱们举家回乡吧。好不好的,总有个太平日子。” 说着眼泪便滚了下来。
夏老太太也给孙子说的掉了泪,夏姑妈还把别人当傻子,道,“上次你爹说了不让入股,就没入。阿文,你可别误会啊!”
夏老太太大怒,“还不去把银子要回来!以后谁也别提入股的事!”
夏姑妈吓得一缩脖子,不敢说话。
夏 文道,“我是祖母的亲孙子,祖母只管放心。将来妹妹们出嫁,我绝不委屈她们。我记得咱家最难的时候,家里能卖的卖了,能当的当了,就剩一座宅子,我本想卖 了,祖母拿了体己给我去打点父亲的官司。那样艰难的时候都熬过来了,咱们就安安稳稳的过咱们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以后回了家,我开个医馆,祖母只管在 家里做老祖宗,太平安稳,子孙绕膝,这也是一种福气。”
夏老太太拭泪道,“这是哪里的话,不入股就不入股,难道咱家还缺这几两嚼 用?你好生做官,就是孝顺我了。你这么辞了官,叫我以后到了地下,怎么跟你祖父交待呢?咱家好容易从你这里出息了,我跟你姑妈一辈子呆在乡下地方,县城也 没出过几回,这脑子就不如你们年轻的灵光。哪些当做,哪些不当做,你说就是。咱们齐心协力的,总不能扯你的后腿。将来你做了大官,给祖母请个诰命回来,祖 母这才威风呢。辞官的事,再不许说了。”
在孙子的官职与红利面前,夏老太太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尤其,她以前总觉着这个孙子离她远了,不与她一条心,事事只听媳妇的,她才更想多攒些体己在手里。如今夏文这一席话,把夏老太太的石头老心给说的又酸又软,哪里还顾得上别个。那些什么股,不入便不入吧。
还是孙子做官要紧。
夏文把事情挑明说了,夏太太也不好再说什么,相对娘家外甥女,儿子才是她一辈子的依靠呢。
还有,她竟不知道当初儿子被退亲后还去找过杨玉芙,这没情义的,竟没见她儿子一面,还敢口口声声说自己当初对夏文有情义!
真是上了她的鬼当!
夏太太回屋与丈夫道,“这个芙丫头,亏得咱家不计较,我只当她说的是真的!阿文也是,要早跟我说明白当初的事,我再不能叫芙丫头进门!”话间,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思。
夏老爷叹,“孩子不想提,也是怕你伤心。”
夏 太太道,“我伤什么心?我伤心也是心疼阿文。真是个傻小子,芙丫头有什么好的,当初还特意去瞧她!我瞎了眼才给阿文定了她,祖宗保佑,咱们阿文有运道,娶 了长卿。杨家老爷不过是个秀才,举人都没考上。咱们亲家,正五品的官身,就是媳妇,当初嫁的时候,也没嫌咱家日子艰难。人家图什么,就是图阿文这个人!” 因极是恼恨杨玉芙,夏太太又想起赵长卿的诸多好处来。夏太太道,“还有见识。怪道文哥儿媳妇总劝我,我还当她是吃醋,她都是为了咱家着想啊。”夏家是经过 流放的,赚钱再要紧,夏太太也不想担着流放的风险。原来心里滋生出的对赵长卿不满的意思,在杨玉芙的反衬下,立刻烟消云散。夏太太真心觉着,再没有比赵长 卿更好的媳妇了。
此等变化之快,也实在令人无语了。
倒是夏姑妈将银子要回来,倍觉没脸,私下同母亲嘀咕,“定是文哥儿媳妇又给文哥儿吹了枕头风。”
夏老太太如今想想,闺女这话不无道理,只是,夏老太太板了脸道,“文哥儿媳妇再怎么吹枕头风,文哥儿是你亲侄儿,难道他会有什么坏心?我信不过孙子媳妇,也信得过孙子。”
夏姑妈掖揄,“现在母亲眼里还有谁,也就一个文哥儿了。”夏文做官这一年,不是没长进,格外的会做人了。自从剖心剖肺说的夏老太太哭了一声,他每天傍晚自衙门出来,必要买些老太太喜欢的吃食孝顺老太太,花不了多少银子,却让夏老太太倍觉欢心。
夏 老太太这般刁钻的人,看媳妇、孙子媳妇皆是诸多挑剔,可对儿孙是很识哄的。夏文买东西孝顺她,还时不时的陪她用晚饭,夏老太太深觉受到重视,这心立刻就回 转过来。听闺女这样说,夏老太太道,“没良心的丫头,你大哥何时亏待过你。就是阿文,待你这姑妈难道不好?我听他说,正在给莲丫头打听合适人家了。你别不 识好人心,不是亲侄儿,谁这样一心一意的为你打算。”
夏姑妈哼哼两声,不说话了。
夏姑妈厚着脸皮把入股的银子要了回去,杨玉芙气得摔碎了一屋子的东西。柳举人叹口气,不敢相劝,在外徘徊半日,听到屋里声响渐低,方转身离去。
☆、第234章
夏文做事素来有始有终,搞定自家女眷,他也没忘记去夏少卿府上通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