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敖宸的身份,敖宸所牵涉的一切都太过复杂,他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决断。
  不是做出正确或者错误的决断,仅仅是决断本身都是一件让杨佑痛苦纠结的事情。
  “你知道的,”杨佑说,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沙哑,在空气中微微颤抖,陈述着苍白无力的辩解,“这么多年,我身边的人来来去去,陪着我的始终只有那么几个……”
  “好了。”敖宸将食指压在他的唇上,示意他不用解释,敖宸笑得温柔和宠溺,“很晚了,明天还要上朝,回去歇息吧。”
  他说着打了个哈欠,“我也有点精神不济了,得回去好好休息。”
  杨佑没想到他不愿再听,细看敖宸的神色,却发现和往常无异,他也拿不准敖宸到底怎么想的,但他已经说了送客的话,杨佑也不便再纠缠。
  只是想着白日还缠绵悱恻的两人,夜里却变得有些生疏,他不免感慨一声,点头转身离去,“那你好好休息。”
  虽然杨佑也不懂敖宸该如何休息。
  他刚刚走了几步,不经意间回头,敖宸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只有湖面上残留的淡淡水雾在空中缭绕,无声无息的归于沉寂。
  杨佑也不必躲着别人了,提着灯笼往回走,路上遇见了巡逻的太监。
  皇帝大晚上不睡觉,却偏偏在宫里闲逛,虽说过了清明,但到底还有些春寒,这位爷还没有太子,要是伤了身子,谁都担待不起。
  太监们簇拥着他回到了寝殿,反而把熟睡的瑞芳吵醒了。
  瑞芳一边伺候着他入睡,一边数落着自己粗心大意。
  平时能温言告慰的杨佑却一番常态的一语不发,躺在床上静静闭上了眼睛。
  瑞芳也不再说话,安静地退了出去。
  杨佑闭着眼睛,平躺在床上连动都没动,却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他好像回到了十多年前杨伭刚刚离开的时候那样,焦急、惶恐、迷茫而不知所措。
  理智让他选择稳定皇位,良心却在逼迫他释放敖宸。
  两种想法一水一火,火焰炙烤着他的心,又时不时被浇上一瓢冷水冻得浑身颤抖。
  如果他不是信守承诺的人,大可不必受这样的折磨。
  可他是,并且将承诺视为为人的准则。
  早在瑞芳起身叫他之前,杨佑就睁开了眼睛,他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想。
  陆善见最新的折子呈了上来,照她的说法,科举改制似乎颇有成效,仅河北府一地,新录的秀才就有半数是寒门。
  商洛似乎对此颇有微词,他忧愁地叹了一句,这些人日后要如何才能成为国家栋梁。
  杨佑笑着说,“进学做官,总有锻炼的途径。”
  之后又讨论了些农桑的事宜,卓信鸿如今到了兵部,最后上书说杨遇春在战时受了伤,正好春天已到,突厥攻势没有那么紧了,想回京城养伤。
  杨佑准了,让他回来的路上顺便巡视沿途防卫。
  待下了朝,他特意留下杨休单独讲话。
  杨休手下的察事都散的差不多了,独独留下了那么几支用来探查边情,他还以为自己以后就是个闲人了,每天给杨佑说说边关情报就算了,没想到杨佑突然留住了他。
  “陛下,”他恭恭敬敬地行礼。
  宣政殿里百官散去,八百年来几乎从不间断的上朝,将金青石地面磨得光可鉴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